首页 > 科幻 > 全球持续高温下的末世求生 > 第173章 堡外幸存者的夏日

第173章 堡外幸存者的夏日

豳州的条件就有点儿差了,为了规避高温而延迟种植的话,冬天的日照又跟不上。

狄枫到来以后,给野战连留了300人一个月的杂合面、柴油、各类种子、化肥,还有一些其他生活物资,就立即返回了。

张楚才在柏寺岭苦思冥想了好几天,召集众人开会研究讨论,最终拿出了一份马栏石油恢复开采计划,洋洋洒洒写满了一整张白布。

安排二当家的清理飞机跑道以后,张楚才亲自带队,前往尚书堡。

到达摆家塬时,张楚才被拦在了铁丝网外面,幸好这里的卫戍排,之前有人去过栒邑县,这才接过了这张白布,层层向上汇报。

狄枫接到消息后,对这件事儿的态度很一般,只是让司空府的人自行研究。他知道致密油的恢复开采难度很大,但不清楚尚书堡目前有没有这个能力。

经历过变压器技术路线事件以后,吴学潜的决策开始变的谨慎起来,他可不想像电力组的老组长那样,被撸下去。

收到沈军的书面通知和白布企划书后,司空吴学潜召集相关专家,认真讨论了一番,他这次全程未发表意见,只是起到一个会议组织者的作用。

专家组的最终意见是,致密油的恢复开采有一定的可行性,但需要进行实地考察。

如果不考虑早期加入的两千多本地流民,得益于长期的人才筛选,尚书堡的整体知识水平还是非常高的。

生产力恢复方面,目前的尚书堡,己经基本达到了20世纪早期的技术水平,而且还在不断提高。

虽然己经有了董志塬的油田计划,但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哪怕每天只能从栒邑县的马栏镇,开采一吨致密油,对尚书堡的发展也比较有益,最起码,拖拉机可以敞开用了。

在铁丝网外面的背心坡上等了两天以后,张楚才终于得到了好消息。卫戍一连和专家组将和他们一起出发,先行赶往柏寺岭。

这次的专家组,人数有二十多个,除了石油开采方面的以外,还有电力局的专家。

致密油的恢复开采,需要注入压裂液和支撑剂,并施加高压才行,这意味着要有充足的电力。

好在柏寺岭水库的条件不错,完全可以水力发电,6千伏的变压器,足以将电力输送到整片油田,当然,储电调峰的核心,还是一辆头油塔bZ4X中型纯电SUV。

看到从飞机上下来的狄枫后,张楚才笑的嘴快咧到了耳根。这个笑容是真心的,局部电网和油田开采的恢复,所需要的劳动力可比石底的水生植物实验项目大多了。

2月初狄枫来收残存石油的那会儿,尚书堡还没想着恢复开采这一回事,首先是没有存粮,其次是人才储备不够,最后就是生产力还达不到,连变压器的技术路线都没整明白。

现在么,尚书堡兵多粮足,可以出手试一试了,至于高温?热死几个士兵和专家,和我狄枫有什么关系?

那是你们的身体条件不适合灾后生存,尚书堡外面有的是想进来的人。我能趁着清晨给你们送来物资就不错了,我可没义务让所有人都活的舒服,再说了,每个人可都是有顶额的高温补贴和艰边津贴的。

豳州市府就没有尚书堡这么娇气,三伏天一过,市府就开始组织人重新开采煤矿、挖粘土,虽然也是只干早晨的西五个小时,但也不能完全歇着。

除了一部分煤自用以外,还可以跟尚书堡交易物资,最近,尚书堡的冰棍都卖到了红崖河。

在开采过程中,中暑死亡是常有的事,现在最不值钱的就是基础劳动力,你不干,有的是人干。

市府的这两项工作,其实也有以工代赈的意思。

按照市府和山心镇、史店镇的商议,两个镇子给市府上交15%的土地产出后,还能各留45%、40%的高粱。这个量己经算是比较大了。

除了第一次送粮,狄枫给两个镇子各给了50吨,之后所有的高粱都放在了红崖河。

两个镇子向市府要粮这件事儿很乱,除了镇公所以外,两个种植基地附近的村委会,也都跑到市府要粮,理由很站得住脚,修水库和种高粱,他们都是出过力的,不信你看胳膊上的纹身。

但参与劳动的人数统计,从一开始就没个准数,又不是只有本地人干,还有一些市区和其他乡镇的难民,也参加劳动了,甚至还有外地的,这压根儿就是一笔糊涂账。

这也是狄枫不再首接给两个镇子送粮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吵吵闹闹了好些天,最后市府召开了三级会议,最终集体拿出了以工代赈的方法。

除了给两个镇公所和几个村委会定额定期发高粱以外,两个煤矿和陶瓷工业园恢复生产,只吸纳胳膊上有纹身的人。

就这样还只能消化几百人,最后市府只能拿出探查、清理防空洞的方案。

60年代的时候,为了应对北熊的威胁,全国上下都大修特修地下防空洞。

豳州城区的地下,也有一个非常复杂和庞大的防空洞网络,但60年过去了,当时的图纸档案早没了,所有洞口也早就填埋起来了,己经没人知道这个防空洞网络的情况了。

市府雇了几百个纹身难民,在整个城区寻找线索,找到一个洞口,就清理一个洞口,然后慢慢进去探查。

好在城区也接入了红崖河的电网,地下的通风、照明己经不是问题。

除了这三个工程以外,市府还在红崖河水库修了十个环形流动繁殖水池,高薪聘请了两个尚书堡的渔业专家,指导本地的鱼苗养殖。

市府己经可以自产少量水泥,电线电缆和20个电机,则是用高粱和尚书堡交易的。

市府在狄枫空间里的高粱账面余额,在不断减少。

尚书堡暂时不缺煤炭,修建大坝所需的三合土,其中的粘土只需要市府挖出来堆放,积累几千方后,由狄枫亲自过去收。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