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连环计

天刚亮,公社的广播就响彻全村,通知全体社员到晒谷场开会。程秀兰对着水缸整理衣领时,发现额头的伤口己经结了一道暗红的痂,像一弯新月嵌在眉骨上方。她特意换上那件最体面的蓝布衫,把头发梳得一丝不苟——今天这场戏,她必须演得滴水不漏。

晒谷场上人头攒动,几个戴红袖章的公社干部站在台前,脚边捆着垂头丧气的周建国。程秀兰挤在人群里,听见周围议论纷纷:"听说倒卖了上百斤粮票...""知青办的赵主任亲自带人查的..."

"周建军呢?"有人突然问道。程秀兰捏紧了衣角,目光扫过人群——她的"丈夫"果然不见踪影。就在这时,晒谷场边缘传来一阵骚动。周建军不知从哪冒出来,脸色铁青地往台前挤。程秀兰注意到他裤脚沾着泥,显然是在野地里躲了一夜。

"经群众举报,周建国涉嫌倒卖知青返城补助粮票..."赵主任的声音通过扩音器传遍全场,"现在请周建军同志上台说明情况!"

周建军踉跄着上了台,额头渗出豆大的汗珠。程秀兰悄悄往台前挪了几步,看见他背在身后的手不停发抖。当赵主任要求搜查周家时,周建军突然大喊:"我冤枉啊!肯定是有人栽赃!"他的目光扫过人群,在程秀兰脸上停留了一瞬,又迅速移开。

搜查队浩浩荡荡开进周家院子时,半个村子的人都跟来看热闹。程秀兰站在堂屋门口,看着那些人翻箱倒柜。王菊香瘫坐在门槛上哭嚎,周建军则像热锅上的蚂蚁在院里转圈。

突然,周建军一个箭步冲进里屋。程秀兰透过人缝看见他飞快地打开她的嫁妆箱,从怀里掏出什么东西塞了进去。她的心跳加速——鱼上钩了。

"报告!发现可疑物品!"一个红袖章高举着那本《毛选》从里屋出来,书页里赫然夹着一叠粮票。人群顿时炸开了锅,周建军面如死灰,王菊香的哭声戛然而止。

程秀兰一个箭步冲上前,夺过那本书:"这是我的嫁妆!"她颤抖着翻开书页,粮票哗啦啦撒了一地。最上面那张印着鲜红的"知青专用"字样,编号正是"147"开头的批次。

"这...这不可能..."程秀兰的声音带着恰到好处的颤抖。她的目光从粮票移到周建军脸上,又低头看了看手中的《毛选》,突然两眼一翻,软绵绵地倒了下去。

后脑勺接触地面的瞬间,程秀兰听见此起彼伏的惊呼声。有人掐她的人中,有人往她脸上泼水。她故意让眼皮轻轻颤动,装作将醒未醒的样子。透过睫毛的缝隙,她看见周建军被两个壮汉反剪着双手,而王菊香正疯了似的撕扯自己的头发。

"秀兰啊!你醒醒!"张婶的声音在耳边响起。程秀兰"虚弱"地睁开眼,泪水立刻涌了出来:"张婶...我的嫁妆箱里怎么会有...我爹留给我的《毛选》..."她恰到好处地哽咽了一下,"建军他...他为什么要这样..."

这番话像一滴冷水掉进油锅。围观的人群议论纷纷:"周家真不是东西...""连媳妇的嫁妆都拿来藏赃...""难怪秀兰要晕过去..."

赵主任弯腰捡起那本《毛选》,仔细检查后脸色突变:"这不是普通版本!"他翻开扉页,露出里面的藏书印——"程氏藏书,1968"。程秀兰在心里冷笑,这正是她特意准备的另一重保险。前世父亲被批斗时,这些"西旧"物件本该被销毁,她却偷偷保存了下来。

"这是文物啊!"赵主任的声音都变了调,"周建军,你不仅倒卖粮票,还破坏文物?"周建军面如土色,嘴唇哆嗦着却说不出话来。程秀兰"挣扎"着坐起身,泪眼婆娑地说:"那是我爹留给我的唯一念想...建军,你明知道这书对我多重要..."

这句话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人群里不知谁喊了声"送派出所!",立刻引来一片附和。当周建军被推搡着押出院子时,程秀兰还瘫坐在地上,一副伤心欲绝的模样。只有她自己知道,藏在袖中的手指正死死掐着掌心,才没让笑容泄露出来。

夕阳西下时,程秀兰独自坐在空荡荡的堂屋里。王菊香被娘家人接走了,周家兄弟都进了拘留所。她慢条斯理地整理着被翻乱的嫁妆箱,从箱底摸出一张照片——周建军和林晓梅的合影。照片背面不知何时多了一行小字:"红旗大队知青点,每周三下午"。

程秀兰把照片凑近油灯,火苗在玻璃罩里跳动,映得照片上林晓梅的笑容忽明忽暗。她轻轻抚过自己额头的伤疤,突然想起明天就是周三。窗外的老槐树沙沙作响,仿佛在催促她快点行动。但程秀兰只是吹灭了油灯,在黑暗中静静地坐着。这场戏的高潮还没到,她得耐心等待最完美的时机。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