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上海,流光溢彩,黄浦江畔,一场汇聚了全球通信行业顶尖智慧的盛会——“全球移动宽带论坛”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
而今天,这场盛会的焦点,无疑属于一位远道而来的、年轻得有些过分的演讲者——诺亚临时CEO,陈晨。
他受邀发表主旨演讲。当他身着简约合体的深色西装,从容自信地走上主讲台时,台下数千名来自不同国家、不同肤色、代表着全球各大运营商、设备商、互联网巨头的精英们,都将目光聚焦在了他的身上。好奇、探究、期待,甚至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
所有人都想知道,这位在过去三年里,以近乎“神迹”的方式将濒死的诺亚从悬崖边拉回,并接连打出收购GitHub、联盟浩歌(Google)、发布诺亚X1和N-Pay等王炸的年轻人,会对这个飞速变革的通信世界,说些什么?
陈晨站定,目光平静地扫过台下。他没有立刻开始宏篇大论,而是先分享了一个他在赫尔辛基一家中式禅茶馆里的感悟。
“前段时间,我在赫尔辛基的一间茶馆里,偶然读到了一些东方的古老智慧。”他的声音温和而富有磁性,通过同声传译清晰地传入每个人的耳中,“其中有句话让我印象深刻——‘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台下响起一阵轻微的骚动,显然,很多人没想到这位科技新贵会以这样一种充满哲学意味的方式开场。
“‘无所住’,我的理解,是不要被固有的观念、标签、立场、甚至过去的成功或失败所束缚。”陈晨继续说道,他的眼神变得深邃,“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世界格局瞬息万变,如同奔流不息的江河。如果我们总是执着于旧有的边界、狭隘的阵营、非此即彼的对抗思维,那么,我们很可能就会像河中的顽石,最终被时代洪流所裹挟、所淘汰。”
“那么,如何‘生其心’?我想,那或许就是——以更平静,平和的心态,去面对一个更开放的世界!”
这便是他今天演讲的主题!
他没有首接谈论5G的技术细节,也没有过多渲染诺亚自身的成就。反而,他以一种更宏观、更具人文关怀的视角,谈及了东西方文化在思维模式、价值观上的差异。
“东方文化,或许更强调‘整体’、‘和谐’与‘变化’;西方文化,或许更侧重‘个体’、‘逻辑’与‘规则’。”他分析道,“这两种思维方式各有优劣,如同太极的两仪,相互依存,也相互激荡。它们的不同,不应该成为我们沟通与合作的障碍,反而应该成为我们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激发创新的源泉!”
“科技,本身是没有国界的。”他的声音逐渐提高,带着一种理想主义的光芒,“无论是欧洲的精密制造,还是美国的软件创新,亦或是正在崛起的、中国在应用和模式上的探索……它们的目标,都应该是为了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为了让这个世界连接得更紧密、更高效、更美好!”
“诚然,现实世界充满了复杂的政治博弈和商业竞争。但我们作为科技行业的从业者,是否可以拥有更高的格局?是否可以努力让政治的意识形态,不过分地干扰科技本身的交流与发展?”
他话锋一转,终于将话题引向了5G:“5G,是开启万物互联时代的关键钥匙。它的标准制定,关乎全球数十亿人未来的福祉。诺亚,作为一家拥有百年通信技术积淀的公司,我们深知标准统一的重要性。我们不希望看到5G因为非技术因素而被人为地割裂成不同的阵营。”
“因此,”他的目光坦诚而坚定,“诺亚愿意以开放的心态,与包括华造(Huawei)在内的、所有致力于推动全球统一5G标准的技术伙伴进行对话与合作。我们或许无法主导标准,但我们愿意贡献诺亚在核心网络、终端射频等领域积累的经验和专利,为全球5G技术的健康发展,添砖加瓦!”
“我们相信,只有开放,才能带来繁荣;只有合作,才能实现共赢!诺亚愿意携手全球通讯企业,共同创造一个更加开放、更加智能、更加美好的互联世界!”
演讲结束。
全场先是出现了短暂的、几乎令人窒息的寂静。
紧接着,雷鸣般的掌声如同海啸般从西面八方涌来!经久不息!
这掌声,不仅仅是礼貌,更是发自内心的认同和……震撼!
陈晨的这番演讲,完全跳出了传统科技峰会上那种充斥着技术术语、市场份额和商业竞争的窠臼。他以一种近乎“传道者”的姿态,站在哲学和文化的高度,探讨了东西方文明的融合、科技的普世价值以及开放合作的未来趋势。他的观点新颖、立意高远,言辞平和却又充满了理想主义的力量,瞬间征服了在场的所有听众!
“这绝对是近年来最伟大的科技演说!”一位来自欧洲的资深行业分析师激动地对身边的同行说道,“他不仅仅是一个成功的商人,更是一位有思想、有格局的未来领袖!”
“诺亚的这位年轻CEO,太可怕了!他的视野己经超越了单纯的企业竞争!”一位来自韩星的高管面色复杂地感叹。
就连作为东道主的华造高层,虽然风头被抢了一些,但脸上也露出了欣赏和认可的笑容。陈晨这番话,无疑也为他们正在推动的5G全球合作,提供了强有力的“道义”支持。
当然,并非所有人都为此叫好。在会场的某个角落,几位来自美国的、带有明显官方或半官方背景的代表,脸色就显得有些阴沉。在他们看来,陈晨这番“超越意识形态”、“呼吁与华造合作”的言论,无疑是“政治不正确”的,甚至可能“损害西方世界的整体利益”。一股针对诺亚和陈晨本人的暗流,开始在他们之间悄然涌动。
而在中国的某个豪华办公室里,皮特马看着屏幕上那个在世界舞台上侃侃而谈、接受着全球精英赞誉的身影,气得浑身发抖,手中的雪茄几乎被捏碎!“混蛋!这个小杂种!怎么到哪里都能出风头?!不行!绝不能让他这么顺下去!”他立刻拨通了一个加密电话:“马东!给我盯紧陈晨!他在中国的一举一动,我都要知道!机会……很快就会来了!”电话那头,传来了马东阴狠而兴奋的声音。
……
演讲的巨大成功,让陈晨成为了上海滩最炙手可热的人物。会议间隙,他终于如愿以偿地,在华造安排的一处极其低调、安保严密的私人会所里,见到了那位他内心深处一首默默仰望的传奇人物——任正非先生。
没有想象中的严肃和距离感,任总本人比照片上看起来更加平和、睿智,眼神中透着洞悉世事的沧桑和一种老兵般的坚韧。两人没有过多寒暄,从通信技术的演进聊到企业过冬的哲学,从全球化的挑战聊到自主研发的艰辛……陈晨惊讶地发现,自己那些基于“未来视角”的、略显超前的观点,任总竟然大多都能理解甚至产生共鸣!而任总那种宏大的战略格局、惊人的危机意识、以及“除了胜利,我们己无路可走”的悲壮决心,更是让陈晨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和洗礼!
相见恨晚!
一老一少,两代不同背景的企业领导者,却在对技术的热忱、对未来的洞察、对困境的思考上,达到了惊人的契合。任总高度赞赏了陈晨在大会上的发言,认为他“拥有超越年龄的成熟和罕见的国际视野”。而陈晨在任总面前,则完全放下了CEO的光环,像个虚心求教的学生,成为了任总的“小迷弟”。两人相约,今后要保持私下联系,多交流,多探讨。这段忘年之交,就此奠定。
在与任总会面后,应一家国际顶级科技杂志的盛情邀请,陈晨接受了一次独家专访。或许是与任总的交流让他对未来合作更有信心,或许是想向外界释放更明确的信号,在被问及与华造的具体合作时,陈晨首次透露:“诺亚与华造在5G技术标准等领域拥有广泛的共同利益,双方的初步技术交流非常顺畅。我们正在积极准备,计划在不久的将来签署一份关于5G技术标准研究与合作的谅解备忘录(MoU)。”
这个消息,如同巨石入水,再次激起千层浪!
远在雷德蒙德,超软大中华区总裁阿德勒的办公室里,他看着助手递交的、关于这篇采访的紧急情报,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残忍的笑容:“陈晨啊陈晨,你还是太年轻了……在中国,可不是只有朋友……”
而在另一边,刚刚通过隐秘渠道获得一笔巨额“境外资金”支持的皮特马,看到这篇报道后,更是如同被点燃的炸药桶,彻底抓狂!他拨响一个电话,亢声道:“他竟然真的敢和华造签备忘录?!这是在自寻死路!马东!我们的计划,必须立刻执行!不能再等了!就在北京!”
结束了在上海的行程,包括与阿里云技术负责人的短暂会面,陈晨带着满满的收获和对未来的憧憬,登上了前往北京的航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