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 > 回到十年前,我让诺亚重回巅峰 > 第81章 菩提树下的顿悟:奔跑的诺亚心

第81章 菩提树下的顿悟:奔跑的诺亚心

在经历了平板项目的“滑铁卢”和数据库危机的惊险破局后,陈晨内心深处那层由连续成功和巨大压力交织而成的硬壳,终于被彻底打破了。他开始真正沉静下来,反思自己,反思诺亚,反思未来要走的路。

他不再像之前那样,将所有时间都填满会议和工作,而是开始刻意地留出一些独处和思考的时间。有时是在深夜的办公室,有时是在赫尔辛基郊外的湖边,有时,则是在市中心一家不起眼的、由一位华人老者经营的禅茶馆里。

这间茶馆不大,布置得古朴雅致,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檀香和上等岩茶的醇厚香气。舒缓的古琴曲流淌,隔绝了外界的喧嚣。陈晨喜欢这里的宁静,喜欢看着老者用一套紫砂茶具,不疾不徐地洗茶、泡茶、分杯,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禅意和韵律。

这天下午,他独自坐在靠窗的位置,阳光透过竹帘,在深色的木桌上投下斑驳的光影。他面前是一杯热气腾腾、汤色金黄的“大红袍”,茶香袅袅,沁人心脾。

他随手拿起桌角一本供客人翻阅的、装帧古朴的小册子,里面是中英文对照的一些佛经选段和禅宗故事。他并非信徒,只是随意翻看着,试图让心绪在这些充满智慧的文字中得到片刻的安宁。

无意间,他读到了《金刚经》里的一句:“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又读到了“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他微微一怔,反复咀嚼着这几句话。

过去心不可得……是啊,过去的成功,如同昨日的辉煌,早己流逝,沉溺其中只会让人固步自封;过去的失败和痛苦(比如对周琳的伤害),也己无法挽回,过度纠结只会让自己停滞不前。

现在心不可得……现在的每一个念头,每一个情绪,都如流水般生灭不定,执着于当下的“我执”(我是成功的CEO,我是无所不能的穿越者),只会带来傲慢和偏见。

未来心不可得……对未来的过度焦虑和强求(比如洛基那个该死的五年赌约,比如一定要超越水果浩歌的执念),只会让自己在巨大的压力下变形,做出错误的决策。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不要执着于任何固定的概念、标签、成功或失败,而是要让心像一面镜子,如实映照当下,灵活应对变化,从每一个经验中学习和成长……

学习……成长……

这个词,像一道闪电,瞬间击中了他!

他猛地想起了前段时间,在研究超软内部动态、特别是那位冉冉升起的未来CEO萨亚·纳迪时,给他留下深刻印象的那个词——成长型思维!

那一刻,陈晨感觉自己仿佛醍醐灌顶!

原来,纳迪所倡导的“成长型思维”——相信能力可以通过努力和学习来提升、将挑战视为机遇、从失败中汲取教训、拥抱变化——其内核,竟然与东方古老的禅宗智慧,在某种层面上,是如此地不谋而合!

它们都强调破除“我执”(固定型思维认为能力是固定的,这是我执),都强调活在当下、关注过程(成长型思维关注学习和努力的过程,而非仅仅结果),都强调拥抱“无常”(将变化和挑战视为成长的契机)!

这不仅仅是一种管理理念,更是一种内在的修行!是一种能够帮助个人和组织在快速变化、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里,保持韧性、持续进化、最终获得“涅槃”(无论是心灵的还是商业的)的“心法”!

想通了这一点,陈晨感觉心中那连日来的迷雾豁然开朗!他找到了!找到了能将诺亚这艘集合了芬兰务实、德国严谨(WBM合作方)、美国创新(雅狐合作方)、甚至未来可能还有中国智慧(华造?)的“多文化巨轮”真正凝聚起来、并赋予它持续进化动力的——核心文化理念!

他端起茶杯,将温热的茶汤一饮而尽,一股暖流从丹田升起,眼中重新焕发出平静而坚定的光芒。他知道,该怎么做了。

诺亚全球马拉松比赛开幕式。赫尔辛基奥林匹克体育场外。夏日阳光灿烂。

来自全球数十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三千名身着统一蓝色诺亚运动T恤的员工,包括了不少WBM和雅狐的合作团队成员,汇聚在这里,形成了一片充满活力的蓝色海洋。彩旗飘扬,音乐动感,气氛热烈非凡。

临时CEO陈晨,穿着和大家一样的运动T恤和短裤,走上了临时搭建的主席台。他没有拿讲稿,脸上带着平和而真诚的微笑,与几个月前发布会上的意气风发或内部会议上的锐利强势截然不同。

“Hei!Nokiaanit(芬兰语:诺亚人)!以及来自WBM、雅狐的朋友们!大家早上好!”他用轻松的语气和多种语言(英语为主,夹杂芬兰语、德语、甚至几句生涩的中文)向大家问好,引来一阵善意的笑声和欢呼。

“今天,我们不谈KPI,不谈市场份额,不谈竞争对手。”陈晨的声音通过扩音器传遍广场,清晰而温和,“今天,我们只做一件事——奔跑!”

“奔跑,为了健康,为了团队,更为了我们共同的未来。”

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认真起来:“我知道,过去的几个月,诺亚经历了很多,有令人振奋的胜利,也有刻骨铭心的挫折。我们每个人,都在这场变革的浪潮中,感受着压力、挑战,也许还有……迷茫。”

“前段时间,我在和一位非常令人尊敬的业界前辈(他指的是纳迪,但隐去了名字)交流时,学到了一个词,叫做‘成长型思维’。这个理念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也让我开始反思,‘新诺亚’真正需要的,到底是一种怎样的企业文化?”

他看着台下成千上万双专注的眼睛,继续说道,声音平静,却带着一种首抵人心的力量:

“有人说,芬兰人务实坚韧;有人说,德国伙伴严谨可靠;有人说,美国同事富有创新精神;未来,或许还会有来自东方的智慧加入……这些都是宝贵的财富。但支撑这些财富、并让它们融合、升华的,应该是一种更底层的‘心法’。”

“我理解的‘成长型思维’,不仅仅是努力工作,更是一种看待世界和自我的方式。”他开始融入自己从禅茶中得到的感悟,用更通俗的语言表达出来:

“它意味着,我们相信能力是可以不断提升的,而不是固定的。就像我们今天跑马拉松,没有人天生就是长跑冠军,重要的是我们敢于站上起跑线,并在过程中不断挑战自己的极限。”

“它意味着,我们拥抱挑战,视其为成长的机遇。顺境很好,但逆境更能磨练我们的意志,激发我们的潜力。就像数据库的瓶颈,它逼迫我们去寻找更创新的解决方案。”

“它意味着,我们从失败中学习,而非被失败定义。每一次跌倒,每一次犯错,都不是末日,而是宝贵的经验值。重要的是,我们能从中反思,吸取教训,下一次做得更好。放下对‘完美’和‘永不犯错’的执念,才能轻装前行。”

“它意味着,我们欣赏他人的成功,并从中学习。开放心态,乐于分享,互相启发,而不是嫉妒或排斥。因为我们相信,整个生态的繁荣,最终会惠及我们每一个人。”

“它意味着,我们专注于过程,而非仅仅结果。享受学习的乐趣,享受克服困难的成就感,享受团队协作的温暖。用心做好当下的每一件事。”

“学习、韧性、开放、协作、活在当下并持续成长!”陈晨总结道,“我希望,这就是‘新诺亚’的企业文化之魂!无论我们来自哪个国家,拥有怎样的背景,说着何种语言,这种‘成长型思维’,将是我们共同的语言,是我们凝聚在一起,去面对未来一切挑战的最强武器!”

“今天这场马拉松,没有强制的名次要求,只有对自我的挑战和对同伴的鼓励!让我们一起,用脚步丈量成长的道路,用心感受团队的力量!去奔跑吧!Nokiaanit!为了更好的自己!为了更强的诺亚!”

陈晨的演讲结束,没有煽动性的口号,没有华丽的辞藻,却以一种平静而深邃的力量,点燃了在场每一个人的热情!掌声雷动!欢呼声响彻云霄!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员工们,眼中都闪烁着被触动、被鼓舞的光芒!

随着发令枪响,蓝色的海洋开始奔腾!

陈晨也汇入了人流之中。他跑得不快,呼吸均匀,感受着身边同事们互相加油打气的热烈氛围。阳光洒在身上,暖洋洋的。他的脑海中,似乎又闪过了那个在滑雪场上、因为他的笨拙而气鼓鼓又耐心教导他的身影……一丝淡淡的怅然掠过心头,但很快就被眼前奔跑的洪流和心中那份重新找回的平静与坚定所取代。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重要的是现在,是未来,是脚下这条需要不断奔跑、不断成长的道路。

途中,他看到了康莉和凯瑟琳。她们保持着各自舒适的节奏,在某个补给点相遇时,还自然地互相递了一瓶水,微笑着点头致意,眼神中是职业女性之间那种不言而喻的默契和……在共同目标下的释然。

整个赛程,充满了汗水、坚持、互助和欢笑。

当陈晨和大部分员工都冲过终点线时,迎接他们的,不仅仅是奖牌和欢呼,更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团队凝聚力和对“成长型思维”文化理念的初步认同。

这场马拉松,不仅锻炼了体魄,更像是一场洗涤心灵的仪式,让“新诺亚”这艘巨轮,在经历了风雨和迷雾之后,重新校准了航向,凝聚了人心,准备以一种更成熟、更坚韧、更具成长性的姿态,驶向更加波澜壮阔的未来!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