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如同白驹过隙,转眼又是三个月。
赫尔辛基的夏末秋初,天气微凉,诺亚总部却依旧沉浸在Noya X1全球热销带来的亢奋之中。捷报频传,市场份额节节攀升,一切似乎都朝着最完美的方向发展。
然而,在这片喧嚣的成功之下,那个由陈晨力排众议、甚至不惜绕开核心研发团队而成立的“诺亚Tab特别项目组”,终于“不负众望”地,拿出了他们的第一版工程样机。
一间高度保密的内部评审室里,灯光明亮。项目负责人,那位从水果公司高薪挖来的产品总监亚历克斯·米勒,正意气风发地站在展示台前,用他那带着硅谷精英特有自信和流利口才,向临时CEO陈晨以及闻讯赶来的几位核心高管介绍着他们的“杰作”。琳达、康莉在场,但凯瑟琳并未被邀请参加此次“成果展示”。
“CEO,各位领导,”亚历克斯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手中把玩着那台银白色的平板样机,“在您‘速度第一’的指示下,我们团队夜以继日,仅用了三个月,就成功将这款‘诺亚Tab 1号’带到了大家面前!我们全面借鉴了市场上最成功的产品,他毫不避讳地指向ePad,采用了极简设计,优化了供应链,确保了成本可控,并且……”
他点亮了屏幕,一个看起来与iOS极其相似、只是图标和壁纸换成了诺亚风格的界面呈现在众人眼前。“……我们的软件团队也成功将Aurora UI的核心视觉元素,‘适配’到了平板系统上!我相信,这款产品一旦上市,凭借诺亚的品牌和渠道,绝对能快速抢占市场!”
陈晨看着亚历克斯手中那台平板,第一眼的感觉……确实很“苹果”。简洁的铝合金质感外壳,圆润的边角,甚至连Home键的样式都若有若无地带着模仿的痕迹。他下意识地皱了皱眉,但亚历克斯那番关于“速度”和“市场”的说辞,又让他暂时压下了心头那一丝不适。
“拿过来我看看。”陈晨说道。
当他真正将那台样机拿到手中时,他脸上的表情瞬间就变了。
入手的感觉……不对!那种铝合金的质感,细看之下带着一种廉价的冲压感,边缘的接缝处理也略显粗糙,远没有诺亚X1那种浑然一体的精致。他尝试着滑动屏幕,那个看似漂亮的“Aurora UI”皮肤之下,操作的卡顿感和掉帧现象,几乎是肉眼可见!他随意点开了几个预装的应用,大部分都只是手机版的简单拉伸放大,界面布局混乱,按钮小得难以点按,兼容性问题触目惊心!
他又试着运行了一个简单的图形测试程序,机身背部很快就开始传来明显的、令人不安的热量!电池的消耗速度更是快得惊人!
这……这就是亚历克斯吹嘘的“成熟产品”?!
这根本就是一个连半成品都算不上的、粗制滥造的、毫无灵魂的……山寨货!
陈晨的脸色,一点点地沉了下去,握着平板的手指因为用力而微微泛白。
就在这时,评审室的门被推开,CTO张治和一位来自凯瑟琳团队的软件架构师走了进来。他们显然是听到了风声,或者说,是来提交另一份“相关”报告的。
“陈总,”张治的表情有些复杂,他先是看了一眼桌上那台平板样机,然后将一份报告递给陈晨,“这是凯瑟琳那边……关于企业应用套件在平板安兔系统上的适配测试报告。”
陈晨翻开报告,与刚才那糟糕的硬件和UI体验截然不同,这份报告显示:由凯瑟琳团队负责的、原本为N9E/MeeGo开发的那套核心企业应用软件(安全邮件、移动办公、设备管理等),经过他们严谨的底层优化和跨平台适配,竟然能够相对稳定流畅地运行在这台平板样机的安兔系统上!虽然受限于硬件和UI框架本身的缺陷,体验无法完美,但其核心功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却得到了保证!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如果诺亚真的推出了这款“诺亚Tab 1号”,唯一能让企业客户(比如奥拉夫)稍微感到安慰的,竟然还是被这个项目排挤在外的凯瑟琳团队所做的工作!
陈晨看着手中这份扎实的软件测试报告,再看看桌上那台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平板样机,一股冰冷的寒意瞬间从脚底首冲头顶!
冷汗,涔涔而下!
他终于明白了!
他明白了自己这几个月来,因为连续的成功而变得多么的自负和盲目!他明白了自己因为急功近利而做出了多么愚蠢的决策!他追求速度,却牺牲了诺亚赖以生存的品质和用户体验!他迷信外来的“和尚”,却无视了身边最值得信赖、也最有能力的战友的警告!他差点,就因为自己的“飘飘然”,亲手将诺亚刚刚挽回的声誉,再次推向深渊!
如果这款产品真的上市……后果不堪设想!
巨大的后怕和羞愧,如同潮水般将他淹没。
“这个项目……”陈晨的声音有些嘶哑,他抬起头,目光扫过一脸期待的亚历克斯,又看向表情复杂的张治和那位软件架构师,最后,他深吸一口气,做出了决定,“……暂时……停止。”
“什么?!CEO?!”亚历克斯脸色大变,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为什么?!我们马上就可以……”
“够了,亚历克斯。”陈晨打断了他,语气中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疲惫和……清醒,“这款产品,距离‘诺亚’的标准,还差得太远。幸好……它还没有走出这间评审室。”
他站起身,对着在场的所有人,包括那些被亚历克斯带来的、同样一脸错愕的团队成员,深深地鞠了一躬。
“对不起,各位。”他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是我的错。是我急于求成,忽略了产品体验的本质,给大家指了一个错误的方向。我为我之前的武断和急躁,向大家道歉。”
然后,他转向张治和那位软件架构师:“请替我……向凯瑟琳和她的团队,转达我最诚挚的歉意和感谢。告诉她,她是对的。也谢谢她们,在困难的情况下,依然展现了诺亚工程师应有的专业和水准。”
这番突如其来的、来自最高领导者的公开认错和道歉,让整个会议室陷入了一片寂静。所有人都被陈晨这突如其来的转变震惊了。
随后,陈晨立刻召集了包括凯瑟琳在内的核心管理层紧急会议。
在会议上,他没有丝毫隐瞒,坦诚地复盘了平板项目的决策失误,并公开承认了自己的“急功近利”和“对产品体验敬畏心的丧失”。
“诺亚的企业目标,不应该是简单的模仿和追赶!”陈晨看着众人,眼神重新变得坚定而明亮,“它应该是——缔造完美!追求极致! 无论是一款手机,一个应用,还是一项服务,都必须打上诺亚品质的烙印!这才是我们能赢得用户、赢得未来的根本!”
凯瑟琳静静地听着陈晨的这番话,看着他眼中那重新闪耀起的光芒,以及那份卸下了浮华后的真诚与反思,她那颗因为之前的争吵和被忽视而冰封的心,似乎也悄然融化了一角。
当陈晨最终看向她,征询她对于平板项目后续处理意见的时候,凯瑟琳没有再提之前的争执,而是展现出了她卓越的战略眼光和冷静的头脑。
“,你能认识到问题,这很好。”她的语气恢复了往常的专业,“我认为,平板电脑市场竞争激烈,我们诺亚目前并不具备在硬件上挑战ePad和Surface的绝对优势。既然我们的目标是服务好客户,尤其是像维塔斯这样的企业客户,或许可以换一种思路。”
她提出了她的建议:“我们应该拥抱开放。允许我们的企业客户继续使用他们习惯的ePad或Surface设备,但核心的、高附加值的企业应用、安全管理、数据服务,必须由我们诺亚来提供! 我们可以开发出体验一流的跨平台企业应用套件,深度集成诺亚云服务和N-Pay。让硬件成为载体,让软件和服务成为我们的核心竞争力。”
“至于诺亚自己的平板硬件,”凯瑟琳总结道,“在这个领域,我们不妨先做一个‘聪明的跟随者’,而不是急于争当‘引领者’。等技术储备成熟、市场时机合适时,再考虑推出真正具备诺亚基因的、能带来颠覆性体验的产品也不迟。”
凯瑟琳这番话,务实、冷静,首指核心。不再纠结于硬件本身的输赢,而是将战场转移到诺亚更具优势的软件、服务和生态层面。
陈晨听着,心中豁然开朗!他想起了纳迪那句关于“成长型思维”的话——承认现实,从失败中学习,灵活调整策略……这不正是凯瑟琳建议的核心吗?!
“你说得对,凯瑟琳!”陈晨用力点头,眼中充满了对凯瑟琳智慧的激赏,“就这么办!我们不能在所有战线上都争第一!集中优势兵力,做好我们最擅长的事情!平板项目……解散现有团队,按你的思路,重新规划!”
这个决定,标志着陈晨在经历了一次代价不菲的“滑铁卢”之后,终于开始从巅峰的眩晕中彻底清醒,重新回到了正确的轨道上。虽然付出了时间和资源的代价,但这次及时的反思和纠错,避免了诺亚可能面临的更大危机,也让陈晨与凯瑟琳之间因为专业理念而产生的裂痕,开始有了弥合的迹象。
当然,那个被寄予厚望又被迅速否定的亚历克斯·米勒的命运,也就不言而喻了。诺亚,不需要一个只会模仿的“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