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之行,收获巨大。与WBM、雅狐、浩歌、超软这些顶级玩家的会晤与结盟,不仅巩固了诺亚的国际地位,也让他深刻感受到了这些“巨无霸”企业内部那种既庞大复杂、又相对分工明确、能够支撑多线作战的组织架构的威力。
反观诺亚,虽然经历了涅槃重生,业务版图也迅速扩张到了手机、社交(N-Talk)、应用分发(拇指市场中国)、云计算(Noya Cloud)、企业服务(与WBM合作)、风险投资(Noya Ventures)、移动支付(N-Pay)、甚至开源社区(GitHub)等多个领域,但其内部的管理架构,很大程度上还残留着过去那种以“手机为主体、其他为辅”的集权化模式。
“所有重大决策都需要经过我或者临时管理委员会拍板,部门间的资源协调常常需要高层介入,新业务单元的财务核算和战略自主性也不够清晰……”陈晨看着助理整理的公司组织架构图和近期积压的决策事项,眉头微蹙。
他意识到,诺亚想要在未来十年、二十年,真正成长为与水果、浩歌、超软比肩的、横跨多个领域的科技帝国,就不能再像现在这样,如同一个臃肿的、所有指令都要经过中枢大脑处理的“单体生物”一样运作了。
诺亚,必须进化!
它需要一个更灵活、更高效、更能激发内部创新活力、更能适应未来多战场、多生态复杂竞争的组织形态!
一个清晰的念头,在他脑海中逐渐成型。
几天后,一场决定诺亚未来组织命运的核心战略闭门会议,在最高保密等级下召开。参会的,依然是那几位最核心的“老班底”——琳达、张治、康莉、凯瑟琳,以及N-Talk负责人马库斯。
“各位,”陈晨看着这些与他并肩作战、经历了无数风雨的伙伴们,语气前所未有的郑重,“诺亚己经成功度过了生存危机,并且在新加坡峰会后,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期。但是,我们不能躺在功劳簿上。我认为,诺亚现有的组织架构,己经开始制约我们的发展速度和未来的想象空间了。”
他站起身,走到巨大的智能屏幕前,调出了一张全新的、结构更加复杂的组织架构草图。
“我们不能再像一个‘救火队’或者‘全能冠军’一样运作了。”陈晨说道,“诺亚的业务版图己经涵盖了硬件、软件、互联网服务、云计算、企业服务、风险投资、移动支付等多个高速发展且专业性极强的领域。我们需要更专业的团队,更聚焦的战略,更灵活的决策机制,去应对每一个细分战场的挑战!”
“为此,我提议,对诺亚进行一次彻底的、面向未来的组织架构重组!”
他指向屏幕中央那个最大的方框:“我们将成立一个控股公司——诺亚集团(Noya Group)。集团总部的职能,将聚焦于战略规划、资本运作、核心技术研发(如基础科学、前沿探索)、全球品牌管理、以及企业文化建设。我们将变得更‘轻’,更专注于把握方向和提供支撑。”
“而在集团之下,”他的手指点向了下方延伸出的几个并列的方框,“我们将根据核心业务板块,成立拥有更大自主经营权和独立核算体系的子公司!让专业的团队去做专业的事,激发每一个业务单元的内在活力!”
他首先指向了其中两个方框:
“第一,诺亚网络(Noya works)。”陈晨看向年轻的马库斯,“这家公司将整合我们所有面向消费者的互联网服务业务。核心毫无疑问是N-Talk,包括它的社交、通讯、公众平台、表情包商店等所有业务。未来,我们构想中的短视频业务、诺亚TV与流媒体服务,也将由网络公司负责孵化和运营。当然,与浩歌合作运营的、原‘拇指市场’的用户和开发者关系维护,也将是其重要职能之一。马库斯,N-Talk在你手上的表现证明了你的能力和潜力,这家网络公司的未来……我希望你能扛起更大的担子。”
马库斯听到这话,激动得脸都红了,用力地点了点头。
“第二,诺亚云计算(Noya Cloud)。”陈晨的目光转向张治,“张哥,这家公司将是诺亚在企业服务和B2B市场的总平台!它将整合我们现有的诺亚云基础设施(包括诺亚方舟服务器)、企业软件产品(如与WBM合作开发的套件、MeeGo企业版相关服务)、数据库业务(低语数据库的持续进化、NBase的自研、PostgreSQL的开源支持、以及与WBM合作的DB2云服务)、磐铁存储、以及未来所有面向企业和政府客户的解决方案。你在云计算和企业级技术领域的经验和领导力,是执掌这家公司的最佳人选。”
张治也郑重地点头,眼中闪烁着对未来技术挑战的兴奋。
陈晨的这个构思,不可谓不大胆!这几乎是将现有的诺亚“一分为多”,变成一个更加复杂的控股集团!
在场的几位核心高管,在最初的惊讶之后,也迅速理解了陈晨的战略意图。
琳达首先从财务和法律角度提出了问题:“集团控股模式,在法律架构、税务筹划、子公司之间的关联交易定价、以及未来独立融资或上市的可能性上,都需要进行非常复杂和周密的设计……”
张治则关心技术层面:“各个子公司之间的技术平台共享(比如底层的诺亚云基础设施、AI能力等)和数据协同机制如何建立?如何避免重复建设和技术壁垒?”
康莉思考的是品牌和市场:“集团品牌(Noya Group)与各子公司品牌(Noya works, Noya Cloud等)的关系如何界定?如何进行统一的市场营销和品牌形象管理?”
凯瑟琳则更关注硬件与软件的协同:“比如,未来的手机(属于哪个公司?)、N-Pay(属于哪个公司?)如何与其他子公司的业务(如N-Talk、诺亚云)进行深度整合与协同?”
陈晨耐心地听着每一个问题,他知道,这正是他希望看到的——核心团队开始从“集团整体”和“子公司独立发展”的角度,去深入思考这个架构变革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大家提的问题都非常关键!”陈晨点头道,“这正是我接下来希望和大家一起,在未来几周内深入讨论和设计的细节。今天,我主要是想和大家统一思想,明确我们进行这次组织变革的必要性和战略方向。”
“诺亚,不能再满足于做一个‘大而全’的公司了。”他的目光扫过众人,充满了对未来的期许,“我们要做的是一个‘强而专’的生态型集团!每一个子公司,都要成为其所在领域的领导者!而集团总部,则要成为赋能者、孵化器和战略引擎!”
“这个蓝图,将奠定诺亚未来二十年的发展基础!”
看着陈晨眼中那不容置疑的决心和清晰的战略蓝图,会议室里的核心成员们,虽然知道前路充满挑战,但更多的是被一种即将参与开创历史的兴奋感所点燃!
诺亚巨轮,即将迎来一次深刻的、由内而外的……转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