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 > 重生归来,我林冲追妻火葬场 > 第18章 大华开国武华帝林冲

第18章 大华开国武华帝林冲

第一小章 卢沟立极

华武元年正月初七,幽州城南卢沟桥头积雪未消,三万铁甲军如钢铁长城般列阵。林冲身着赤金错甲,脚踏嵌玉战靴,在三十六名火铳手的护卫下登上临时搭建的祭天台。坛顶中央矗立着九丈高的"大华天枢旗",红底之上绣着金色狼头,狼首所向正是北方蒙古草原。

"昔者石敬瑭割幽云十六州,致使汉家铁骑难御胡马;靖康年徽钦二帝北狩,中原百姓沦为膻腥之下。"林冲的声音混着北风,震得坛下青铜鼎中香灰飞扬,"今吾等聚江淮之锐,收河朔之民,于幽州故地重建天阙,立号大华,便是要让这'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铁誓,刻在每寸山河!"

坛下顿时山呼海啸,"大华万岁"的声浪惊起冰河上的寒鸦。东侧方阵中,原方腊教军首领方七佛手按青铜剑,望着旗上狼头忽然想起叔父方腊在帮源洞点燃的火把——如今这火己化作帝国的图腾。西侧红袄军阵里,李全之妻杨妙真轻抚腰间梨花枪,枪缨上绣着的"复汉"二字,此刻己变成"大华"。

祭天毕,林冲转身面向南方,那里是长江流域的万里膏腴。他解下随身的银酒壶,将酒洒在卢沟桥的石狮子上:"当年在此处,大金铁骑踏碎宋人衣冠;今日在此处,吾等立起汉家国门。自今而后,长江之南皆为大华腹地,黄河之北尽是前驱战场!"

第二小章 金殿初朝

幽州宫城(原辽南京皇城)的宣德殿内,三十六盏羊脂玉灯将金砖地面照得透亮。林冲坐在雕着狼头与嘉禾的龙椅上,看着阶下文武分列:左侧文臣以原南宋参知政事史弥远为首,兼领尚书省;右侧武将首位是方七佛,挂"镇东大将军"印,下首依次是张铁牛(领火器监)、郑魔王(领水军都督)、嵬名察哥(领铁骑卫)。

"诸位爱卿,朕虽立国,然蒙古未灭,幽云未全,长江以南尚有三处节度使拥兵自重。"林冲展开舆图,指尖点在荆湖、两浙、福建三地,"史爱卿,你可带二十名火器监工匠南下,许以'每平一镇,赠炮十门',若再抗命——"他敲了敲御案上的火铳,"便让他们见识大华的天威。"

史弥远刚退下,方七佛出列,手中捧着一卷《江淮水利图》:"陛下,臣建议将方腊旧部的'凌波卫'与南宋水师合编为'长江舰卫',沿九江、安庆、建康设三大水寨,既能防蒙古从辽东渡海,又可运粮北上。"他忽然压低声音,"臣听闻蒙古在高丽打造楼船,欲绕攻江南。"

林冲点头,目光转向张铁牛:"火器监如今能日产火铳多少?"

"回陛下,应天铁厂己开十二座高炉,每日可产'华武式火铳'三十支,配带螺旋膛线的精钢枪管。"张铁牛独臂挥动,指向殿外的兵器架,"新制的'车载炮'可拆解运输,三日内能从幽州运至涿州,射程较旧炮增加五十步。"

殿外忽有黄门官禀报:"西夏故地遣使来朝,称愿举族归附,求大华庇佑。"林冲起身,望着殿外飘起的细雪,想起二十年前在兴庆府见过的党项老将军:"准奏,赐他们河套牧场,编为'贺兰铁骑',归嵬名察哥统领。"

第三小章 国门布防

幽州城北三十里的居庸关,新任守将郑魔王正在检查"立体火铳阵"。关城分三层,底层藏弩炮,中层布火铳手,顶层架"镇北炮",每层之间以螺旋梯相连,墙体开有扇形射口,可360度无死角射击。

"若蒙古骑兵从侧翼山谷迂回..."副将阮小七指着地形图上的"黑龙潭"。

"早在这里埋了'震地雷'。"郑魔王敲了敲石墙上的青铜地听,"只要马蹄声传至十里内,火药引信便会被震响,山谷两侧的滚石与火油罐会同时落下。"他忽然望向南方,那里隐约可见大华军旗在风雪中招展,"陛下把都城定在幽州,就是要让咱们明白——身后即是国门,退无可退。"

与此同时,幽州城南的漕运码头,张铁牛正在监督"装甲粮船"的建造。这些船身包着牛皮与薄铁的运输船,每艘可载粮千石,两侧开有射击孔,船头装着冲角:"从长江到黄河,再经永定河至幽州,这条粮道若被切断,十万大军就得喝西北风。"他踢了踢船头的铁炮,"每船配两门'水上轰山炮',蒙古水师敢来,就把他们炸沉在运河里。"

第西小章 整军经武

华武殿的军事会议持续到子时,舆图上用不同颜色标注着三路北伐计划:东路从山东渡海,取辽东;中路出居庸关,攻上都;西路经西夏故地,取甘肃。

林冲握着狼毫,在"中路军"处画了个重重的圈:"中路是主力,由朕亲自统帅,带十万火铳营、五万铁骑卫、三十门车载炮。"

方七佛皱眉:"陛下万金之躯,岂可轻涉险地?臣愿代陛下——"

"当年在汴梁城破时,朕就发过誓:若建国,必以身为盾,守在最前线。

"林冲打断他,目光扫过殿内众将,"昔年明成祖五征漠北,天子守国门;今日朕效仿先贤,要让蒙古人知道,大华的皇帝,不是坐在深宫的傀儡,而是能提枪上火线的战士。"

说到这里,他展开一份《火器改良方案》:"张卿,你带火器监工匠去居庸关,把'镇北炮'改成可旋转炮架,炮口能调整仰角;杨妙真,你的红袄军擅长山地战,负责训练'飞虎斥候队',

专在蒙古后方焚烧草场;嵬名察哥,你去河套招募党项勇士,重建'铁鹞子'骑兵,记住,咱们的马刀要刻上大华狼头,不再是西夏旧部。"

散会后,林冲独自留在殿内,望着舆图上的蒙古高原。烛影摇曳中,他仿佛又看见当年在东京铁匠铺的自己,握着粗糙的火铳研究弹道。

如今这双手己戴上白玉扳指,却依然能感觉到兵器的温度——那是守护国门的温度。

第五小章 江南底定

当史弥远带着火器监工匠抵达荆湖时,当地节度使李璟正拥兵自重,据守武昌城。城头挂着"保境安民"的白旗,实则囤积粮草,暗通蒙古。

"李节度使可听说过采石矶之战?"史弥远站在城下,身后是十辆载着"攻城炮"的战车,"我大华的火器,能在一里外用炮弹敲开城门,却也能在百步内不伤百姓分毫。"他忽然指向天空,五支"神火飞鸦"正掠过城头,在中军帐顶炸开,却未伤及民居。

李璟登上城楼,望着宋军阵中整齐排列的火铳手,每三人一组,呈三角队形,正是林冲独创的"三才阵"。他忽然想起父亲曾说过的话:"当火器能控制在仁君手中,便是百姓的盾牌;若落在暴君手里,就是屠刀。"

"愿开城归降,听凭陛下差遣。"李璟解下佩剑,递给史弥远,"只求保留荆湖水军,为大华守长江天险。"

与此同时,两浙与福建的节度使闻风丧胆,前者献上二十艘海船,后者送来十万石蔗糖。当史弥远班师回朝时,长江以南己无割据,各地粮税通过新修的"大华官道"源源不断运往幽州。

第六小章 祭天誓师

华武二年春,幽州北郊的天坛落成。林冲身着十二章纹衮服,手持玉圭,在万人簇拥下举行北伐祭天礼。

坛下十万大军分为五军,各持不同颜色的狼头旗:中军玄色,东军青,南军赤,西军白,北军黑。

"此次北伐,朕亲率中军首指上都,方卿率东军取辽东,杨卿率西军收甘肃。"林冲将祭天酒洒在北伐地图上,"记住,咱们不杀降民,不焚草场,只诛蒙古贵族与'探马赤军'。

"他忽然提高声音,"若朕战死,便葬在居庸关下,让朕的躯体化作长城的基石;若都城被围,满朝文武须与百姓共存亡,践行'君王死社稷'的誓言!"

誓言未落,北方天际忽然传来闷雷——那是蒙古大军南下的马蹄声。

林冲转身,望向天坛外的兵器广场,那里停放着最新的"神武级战车",每辆战车配备两门旋转火炮,可边移动边射击。他知道,这场战争将决定大华的命运,也将为中华开拓新的纪元。

当号角声响起,十万大军开拔。林冲的战车驶过卢沟桥,车轮碾过当年金军留下的蹄印。

他摸着车辕上的狼头浮雕,忽然想起在应天称帝时,一位老匠人教他的话:"真正的天子守国门,不是守一道城墙,而是守百姓心里的希望。"

北方的风雪中,大华的军旗猎猎作响,火铳的光芒映亮天际。这是一个新王朝的开始,也是一个古老民族的重生——在天子的带领下,在火器的护佑下,他们正迈向属于自己的辉煌时代,让"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誓言,永远铭刻在历史的丰碑上。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