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 > 我,直播摆烂!罪犯为何直打颤? > 第116章 作假手法很高超

第116章 作假手法很高超

从系统鉴定信息看,这不仅是一把御赐折扇,还是皇帝下密诏时的信物。

作为皇帝的随侍红人,可想张三德当时拿着这把扇子宣密诏时有多威风,就是一品大员也得给他面子。

扇子用材娇贵但保存良好,做工精妙绝伦,就算是仿品价值也是数万起步。

这要流落海外,真是国宝一大损失。

仅凭张三德印,足以断定这起走私案跟盗墓案有关。

至于这批文物到底是真是假,苏哲建议再请几个专家。

不要请鉴定专家,请古董修复专家和高仿专家。

鉴定专家是考生,高仿和修复专家才是出题老师。

这种被作伪的文物,就得让知道答案的来揭晓答案。

不多时,警方联系上了东海大学考古系文物保护与修复大师朱教授。

并通过东海博物院请来了高仿专家方大师。

之前那批鉴定专家听说又找别的专家鉴定,很不服气,在接待室里你一言我一语吐槽。

这是不相信我们啊?

那些玩意虽然高仿技法专业,但忽悠一下洋人尚可,在文物故乡根本混不下去。

听说是被那个姓苏的鼓动的。

他们更窝一肚子火。

警方宁愿信一个啥也不懂的门外汉,也不信我们这么多专家?

感觉自尊心受到了伤害。

他们都没有离开,重回鉴定现场。

等待警方给一个最终说法。

为了节省时间,李队请两位大师先从折扇开始鉴定。

朱教授和方大师从他们的专业角度仔细观察起折扇。

很快,方大师表示,“作假手法很高超。”

李队一怔,满脸意外。

苏哲略微纳闷,这真的是大师吗?

看热闹的鉴定专家们笑了。

“看吧,还不相信我们,折腾来折腾去,还不是赝品?”

“作假手法再高明也逃不过我们的眼睛。”

“对于他们不懂行的来说手法高明,但专业人员一眼就能看出来。”

“其实也算不上高明,作假痕迹还不是暴露了,不知方大师说高超高在什么地方?”

。。

苏哲没有理会那些鉴定专家的冷嘲热讽,目光紧紧盯着方大师和朱教授。

他们俩还在十分专注的研究着。

朱教授还没发声,方大师虽然说作假手法高超,但没有回应那些人的话,也没首接说东西是赝品。

过了一会,方大师放下便携式显微镜,推了推眼镜,首接给出了结论:

“这把折扇不是仿品,而是真品被做了旧,故意伪造出作假痕迹来误导鉴定者。”

此言一出,现场瞬间安静下来。

那些刚才还在吐槽的鉴定专家们都愣住了。

朱教授也点头表示认同,他补充道:“这把扇子的材质和工艺细节,以现在的技术很难完全仿造,而且做旧痕迹虽然刻意,但有些细微之处还是能看出岁月的沉淀。”

李队的眼睛亮了起来,苏哲的判断得到了证实。

方大师又接着补充:“我说的作假技术高超,高超在他们不仅对文物动了很多手脚,足以骗过鉴定者,而且所动的手脚对文物本身的伤害很低,可以几乎无损去除,这是大师中的大师手法。”

朱教授点点头,“而且,他们是故意留了破绽,如果不留,以对方的技术,这件作假的真品很可能还会被鉴定为真品。留下一点点破绽,反而会让人认定这是件作假水平高超的赝品,实际它却是一件作假水平高超的真品。”

那些原本不服气的鉴定专家们,此时都面面相觑,有人提出:“那如何断定它是真品?”

方大师和朱教授商量了下回道:“如果警方允许,我们可以现场去掉部分伪装,让大家一睹真容。”

现场一阵骚动。

警方领导做不了主,如果真是高等级文物,搞坏了要背责任。

他们和考古研究所的人员商议了一下,又请示了上面领导,最终同意在无损的前提下,做局部区域小面积的修复。

两位大师接到指令,就像在手术台上研究手术方案一样,再次检查了一番。

最终决定,在扇骨上“动一下刀子”,这里是相对来说最不容易受损的部位。

而且,只做一点“微创手术”。

很快,他们软化去除了象牙扇骨上一处针孔大小面积的填充物。

填充物是作假者用鱼胶黏合的象牙粉末。

去除后露出一虫蛀孔洞。

打光用放大镜一看,虫洞内还残存菌丝。

“各位专家请看。”

“自然虫蛀痕迹,现代化学做旧是做不出这种逼真效果的。作假者将它遮盖,大概就是怕被发现吧。”

鉴定专家们不置可否,但仅凭这个就断定是真品?

他们依然质疑。

朱教授看向周明远,“如果去除伪装你们都不信,那还有其他没有被完全覆盖的证据。既然我们说不够分量,周老师也在,我们不妨让周老师来给大家讲讲吧。”

“周老己经鉴定过了。”有人说道。

“文物过多,想必之前周老师可能鉴定仓促,没有细看吧,周老您请过目。”

朱教授手一伸,做出请的姿态。

周明远的脸一阵红一阵白,朱教授这是没安好心啊,让他自己搬石头砸自己的脚。

这看走眼的事传出去,以后自己的泰山北斗地位就大大动摇了。

但眼下骑虎难下,只能硬着头皮上。

朱教授指着折扇上一处,把放大镜递给周明远。

说:“乾隆年间宫廷缂丝采用“通经断纬”技法,每根金线的接头处都会留下特殊的独一无二的打结方式,这种方式是仿品无论如何也做不到的,周老师肯定知道。”

周明远嗯了一声,拿起放大镜弯腰仔细在朱教授指的位置观察起来。

须臾,他沉稳的承认了自己的失误。

毕竟这事实面前无法否认。

“没错,是失传己久的盘根错结,真品无疑,先前我没有发现,疏忽了,险酿大错。”

周明远话一出,其他专家哑口无言,纷纷要拿着放大镜一睹真相,所有人都没听说过什么盘根错结技法。

看完后,个个无地自容。

这件是真品,那其他的……

不会都是真品吧?

那今天可真是出了大洋相,集体滑铁卢,以后还特么怎么混。。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