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来到隘口壁垒的敌军先头部队有五千人,被隘口壁垒挡了住去路,于是,便在通道中扎下密密麻麻的营寨,派兵进攻壁垒。
韩钦也不出击,只是守着壁垒。对方先头部队没有携带投石车等重型攻坚设备,只好一轮一轮的派步兵进攻。由于双方人数都施展不开来,韩钦每次只派三百人守护壁垒。对方每次派五百人进攻,双方晚上也不休息,只是进行人员的轮换。
韩钦这次是携带了火油的,在最激烈的时候,战士们用布包裹着箭头,沾饱了火油,点燃后把箭射出去,箭落到了地面,石油溅到了地上,地面上都能燃起一圈火苗。几百支火箭发射出去,地面全是一圈一圈的火苗,让进攻部队吃尽了苦头。
韩钦让三百人守在壁垒上面,三百人在壁垒后面等待,以便及时支援出现的突况,其余人都驻扎在通道外的平地上,到了该换防的时候,再派出一波人去换防。
敌人每次举着盾牌,龟缩而来的时候,韩钦就命人放火箭,沾着火油的火箭,连对方的盾牌都能燃烧起来。火油这东西只要溅到哪儿,哪儿就能起火。等对方进攻的五百人攻到壁垒之下的时候,已经损失了好几十人。
这样的壁垒攻防战,一直持续了五日。五日之后,高车的第二批前锋部队到达了。第二批人数有一万人,而且携带有几部投石车。
当投石车的石头落在壁垒上的时候,汉军为了躲避,只好撤出壁垒,当敌军进攻部队冲过来的时候,汉军又返回壁垒之中,使得敌人还是夺不下壁垒。
但是在投石车的支援下,汉军士兵也是不能很及时的就位防守,让不少高车士兵爬上壁垒,在壁垒中和汉军厮杀起来。
高车及时派出部队进行支援,爬上壁垒的高车士兵越来越多。韩钦一看,再这样下去,就是真正的死守壁垒了,刘宇交代过不用死守,于是,韩钦便带领沙望营撤离了壁垒。
不过在对方投石车到来后,韩钦又坚守了两日,总共沙望营阻挡了对方前锋七日的时间。
这次韩钦守卫隘口,歼灭了敌军两千多人,算给对方前锋部队一个不小的打击。
随着韩钦撤离壁垒,平原游击战开始了。
铁高车前锋部队进到莎车平原后,并没有离开通道出口处。一万多人的部队,在通道出口处扎下了营寨,守着通道出口,以防被汉军偷袭夺了去。
又过了两日,一批两万人的高车部队出现在了通道外面。
于是,高车前锋部队留一万多人守护通道出口,另外两万人尝试着往平原各处游击试探,查探汉军的部署。
刘宇便让四个游击营出动,开始了猫捉老鼠的平原角逐。
最先接敌的是雄鹰营,哲别正带着雄鹰营,在一处汉军壁垒观望呢,就发现远处有一支两千人的高车骑兵,往这边打探而来。
哲别便立即带领雄鹰营迎了上去,高车骑兵一看来了大约一千人的汉军,心里也不怵,准备和这支汉军厮杀一场。
在双方相距三百米距离的时候,只见哲别沾弓搭箭,一箭朝对方射去。站在最前面的敌军头领正在注视着对面而来的汉军,没想到这么远的距离,一支箭矢飞来,吓的赶忙躲避,但还是晚了一步,被哲别一箭射中肩膀。如果不是及时躲避,可能就直接穿喉了。
肩膀中箭,那头领已经没法拉弓射箭了,便赶忙往队伍里面走去,同时命令士兵准备用弓箭射击。
就在那头领转身往队伍里走的时候,哲别第二支箭又到了,正好射中了那头领的后颈,那头领当场落下马来。
顿时两千人的高车骑兵骚动起来,他们被哲别的箭术惊到了,三百米远的距离,就能精准的取人性命。
正常弓箭手能够瞄准作战的距离是一百米,这些游骑顶多能瞄准一百五十米的敌人。
眼看还在自已弓箭射程之外,自已队伍的头领已经阵亡了,让这支两千人的高车骑兵不知道该如何进退。
转眼间,双方的距离到了两百米的位置,哲别连发三箭,三个高车骑士应声落下马来。
这一次并没有吓到高车骑兵,反而把高车骑兵给激怒了。他们没有因为头领已死而逃跑,反而朝着雄鹰营冲来。毕竟这些汉人骑兵,在他们心里还是不太瞧得起的。
在进入一百五十米之前,哲别又接连射落对方五个骑士。
然后双方骑兵开始还击,互相放箭,顿时空中箭矢如蝗虫般飞来飞去。
在奔跑中的骑兵,是不容易被射中的,除了像哲别这类射术高超的箭手。
雄鹰营的战士,在双方进入一百五十米距离的时候,不再往前冲刺,而是侧向转弯,拉开距离。这样,高车骑兵在后面追着射,雄鹰营在前面跑,然后回头反击,双方在平原上角逐起来。
但有所不同的是,高车骑士失去了统一的指挥,只是几百人一伙,几百人一伙的和雄鹰角逐,而雄鹰营是有统一指挥的。
哲别带领着雄鹰营,在奔跑中逐渐对其中一个几百人队形成了包围之势。
随着哲别号令的指向,雄鹰营所有战士带着身后追逐的高车骑兵,把目标都转向了被包围的那几百人。
慢慢的,几百人被逐渐歼灭,只有少数人逃回其余的队伍。
就这样,两个时辰的时间,有两个几百人队被雄鹰歼灭。
高车骑兵一看,自已的人数优势逐渐丧失。于是,有的高车骑兵开始撤退,有的高车骑兵被粘着没法走脱,逐渐的被消灭。
整个局面完全反转过来了,从刚开始的高车骑兵追着雄鹰营战士跑,到雄鹰营战士追着高车骑兵跑。
半日的战斗,这支两千人的高车骑兵,被雄鹰营歼灭了一千余人,只剩不足千人逃走。而雄鹰营只损失一百多人,要不是对方头领被提前射杀,不可能有这样的战果,这就叫做“擒贼先擒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