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林初消息以及姜楠的通知)
邓敏:“所以说,你哥要办圣诞活动?”
林悠:“在我家弄。”
“啊?”邓敏惊讶道,“为啥不在他那弄呀?”
林悠两手一摊,表示我怎么知道。我知道但我也不能说吧。
“不是,你哥邀这么多人?你就邀了我一个?”邓敏说道。“不是在你那儿办吗?”
“对呀。”林悠表示再邀点,不太挤了点吗?
“那你不多邀一点朋友?”邓敏说的人估计林悠也知道。
“也不算吧,还有我一个姐姐。”林悠说道。
“木兰姐还是露露姐呀?”邓敏也从林悠那听过她认了两个姐姐?
(所以当李佳禾,白君露韩婷婷进来后,邓敏就问是哪个呀?很明显,戴帽子的那个。)
“对了,你能看看她们仨关系怎么样嘛?”邓敏说道。
林悠白了个眼过来,“过来帮忙。”
“你买了这么多苹果?”邓敏看到一大篮子的苹果。
“对了,你可以猜猜看,今天的活动。”
“不会是挨家挨户送温暖吧?”邓敏说道。
“谁有那么无聊呀?”林悠说道。
“可是你以前不是挨家挨户送棒棒糖吗?”邓敏说道。
林悠和邓敏将苹果拿到客厅时,除了白君露,估计都在想这吃得完吗?
白君露说道:“今天的主题呢是做苹果相关的美食小吃,相关的视频等会儿会发到群里。首先是选题阶段,(数了数人)除开我,这里有七个人,但我们只有六份小吃。所以我跟你们其中一个人负责打下手,另外这里面有一个很简单的也要跟我们一起打下手。”
“我先把六个小吃的名字发到群里,分别是1.苹果烙(披萨型)2.苹果派(花面)3.炸苹果丁4.苹果汤5.苹果薄煎饼6.苹果派(竹篮饼干型)。”
“你们可以自行选择,那个林桂就跟我一起打下手吧。但是请匹配三种你做的时候要用的食材,从以下食材名单中选取。”
“黄油,面粉,面包糠,白糖,盐,菜油,冰糖,枸杞,蜂蜜,泡打粉,发酵粉(酵母粉),白醋,番茄酱,牛奶,鸡蛋,芝麻面,柠檬,黑芝麻,肉桂粉,淀粉。”
“每轮根据小吃附上食材一个。若第一轮选择食材错误的,则暂时失去对该份小吃的制作权。直至这份小吃只有一个厨师为止。请在各自的白纸上作答。”
“对了,一切以我发的视频里用到的食材为准,不接受可以加这个食材的辩驳。”白君露额外补充道。
“于洋,肉桂粉是啥?”常宏图问道。
于洋看了看,然后说道“我也不清楚。”
邓敏:“是每个小吃都要写吗?”
“原则上是这样的。”白君露说道。
“白君露,我能看一下答案吗?”我问道。
“不,你暂时也去写,三轮都对了的话,那个小吃你就可以不帮了。”
“为了保证不相互借鉴,写好一轮之后就给我看,我统计好之后那个人就可以写第二轮的,然后其他人再过来拿给我看。”白君露在旁边转悠道。
我们围坐在客厅的茶几旁,各自填写着答案,像是在填写某种魔法的用品问卷。
常宏图:“二跟六食材不会没区别吧,都是苹果派呀。”
李佳禾淡淡说道:“要是食材里有苹果的话,第一轮选苹果准没错。”
韩婷婷似乎显得极其认真的在用排除法。而于洋写的很快,他是第一个拿给白君露看的。我看到于洋第一轮“交卷”的时候,突然像是理解了啥。我都打下手了,不在乎输赢吧。可是内心的好胜心还是驱使我在思考。
白君露的笔似乎在于洋的纸面有短暂的停留。然后说道:“第二轮的小吃也需要全部写一份食材哈,(小声)可以了,你回去吧。”
我觉得这里面都会用的应该算白糖吧,都写估计也不会扣分。炸肯定要油,苹果派的话,话说这面粉,淀粉,泡打粉,发酵粉,面包糠这些都是认真的嘛?有区别吗?虽然没听过面包糠诶。
第一轮,似乎挺轻松的。第二轮甚至比第一轮都快,估计是第一轮考虑了第二轮的食材,也有可能是名单更熟了。
难的环节渐渐开始了,当有的白糖鸡蛋面粉等肯定会用的结束之后,开始了纠结放不放芝麻呀,白醋做啥的??所以还没有结束吗?
当第六轮结束之后,白君露说:“差不多了。”
“先公布答案哈。1号苹果烙包含食材:鸡蛋,白糖,面粉,黑芝麻;2号苹果派(花面)包含食材:鸡蛋,盐,白糖,面粉,黄油,发酵粉,肉桂粉;3号炸苹果丁包含食材:盐,白醋,白糖,淀粉,番茄酱;4号苹果汤包含食材:冰糖,枸杞,蜂蜜;5号苹果薄煎饼包含食材:鸡蛋,牛奶,白糖,菜油,面粉,泡打粉;6号苹果派(竹篮饼干型)包含食材:小麦粉,白糖,黄油,柠檬,芝麻面,牛奶,鸡蛋。”
“食材不足三个的按优先答对答全的记分最高。”白君露说道,顺道将做这几份小吃的视频发到了群里去。
然后白君露就拉着我去根据选择情况商讨菜谱的分配。
“根据选择得分情况以及综合考虑,常宏图做1号,林悠做2号,韩婷婷做3号,于洋做4号,邓敏做5号,李佳禾做6号小吃。其中于洋完成了四号小吃后要辅助其他人完成制作。”白君露公布着最后结果(如果你要问排名的话,我记着好像是于洋第一,李佳禾第二,林悠跟邓敏共同的第三。)
削苹果基本是每个食材的首个环节之一,我跟白君露还有于洋先开始削苹果,他们还在观看对应的制作视频。
烤箱从姜楠家拿了一个过来的,也就是厨房目前有两个烤箱。苹果汤的熬制跟苹果烙是第一环节预估先完工的两个小吃,其次是苹果薄煎饼,花面的苹果派比竹篮饼干型的苹果派简单。由于涉及到面粉以及炸这个工作,所以都还是穿了围裙的。
我一般叫林悠的母亲叫二嬢(按辈分叫二妈,我奶奶说不是很好听叫二嬢就可以了),白君露和姜楠称呼为宋姐,称林悠父亲的话倒是都叫的叔字辈。
二孃基本在厨房指点,然后由于厨房地方容纳不下那么多人,准备工作都在客厅的两张桌子上进行的。说实话,擀面杖都拿出来了,就知道阵仗不小了,特别是两家苹果派专区制作,李佳禾甚至站在了板凳上进行操作。你要问我记什么?主要是我也在忙碌,主要工作削苹果。基本上每个小吃都要求做多点,特别是苹果汤,熬了一大锅,每人一碗。然后就是我被安排到还要请场外评委试吃小吃,每一样菜的制作过程以及成品都要被白君露拍上七八张图片发到群里跟姜楠那里去。
白君露让我到房间里削苹果,毕竟还可以叫上姜楠一起。
“所以这就是你们选在周天弄的原因,让我当苦力?”姜楠边削着苹果边说道。
“周一上课嘛,今天又刚好是平安夜。”
“我这得明天是平安夜。”
“我都想收我们这个世界的林悠当我另一个妹妹了。”
“为啥?”
“她看到我就直接叫我姐姐。我跟她说借一下她房间打电话,让她回避一下,她就无条件信任我这个才结识的人呢。”(补充一点,姜楠买了苹果去的桂世界的林悠那里。)
“悠悠跟我说过,她好像第一眼就觉得你像是她命中注定的姐姐,就有那种前世修来的缘分似的。”
“也许真的有前世哦。而且前世我们都认识呢。”
“那我前世做啥的?”
“读书的吧。”
如果要给这次食物写一个总的美食小结的话:从卖相上看,花面的苹果派跟竹篮饼干的苹果派是很好看的,前者像是牡丹花,后者有着面包的金黄,有着竹篮的纹路;从养生角度的话,苹果汤又无疑是最好的;从吃的角度的话,炸苹果丁蘸着吃的确不错,还有竹篮饼干派的蘸奶油吃就跟吃蛋糕似的。苹果薄煎饼有股包携着土豆块的饼一样的错觉。竹篮饼干的封顶的那个步骤跟织毛衣一样,井字型的交叉,很需要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