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亡半路,两人身形陡然消失
「恭喜两位完成当前最高任务,即将将两位传送至新世界」
“所以说现在我完成任务了,对吧?”
「对」
“还有任务?”
「有」
“几条”
「一条」
“说”
「进入新世界,成为史官,为当前朝代谱写史书,注:当前朝代的所有人都知道二位是穿越而来」
两人无奈扶额,却发现身体已然实质化,这就说明两人已经被传送到了所谓的新世界
转头身后是华丽的宫殿,不用多说,这就是任务地点了
步入其中两人的衣物随之换为与当前朝代所匹配的服饰
“台下之人,见到朕为何不跪?!”
随着台上君王的一声怒斥,无量威慑顷刻压下
林虹勉强抬头看去,系统面板自动弹出
「秦始皇,年龄:???,性格:???」
始皇?那跪了就跪了
“虹儿,你小时候见我可是揪着我胡子玩,现在见我为何要跪”
“小时不懂礼仪”
代替了原主,自然也要装作小时候真的揪过始皇的胡子
双膝即将落地
“不准跪!!!”
一声怒喝久久回荡在殿堂之中
“一旦跪下,有了奴性就再难站起来!
我只是旧时代灵魂执念化作的神祇,我在旧时代就已经死了,你要跪我吗?!”
“…”
“压在你心上的都是伪神,那些想让你跪下当奴隶的,就算是真神,就算是人皇,你也不能跪!与其跪神乞怜,不如好好活着做自已的神!”
林虹直起身子,心中似有一股火焰在熊熊燃烧。
他从未听过如此振聋发聩的话语,每一个字都像是重锤敲击在她的心间。在她原本的世界,人们总是习惯屈服于各种权威之下,而如今,在这里听到这番话,仿佛开启了她内心深处潜藏已久的豪情壮志。
他想着,是啊,人为何要轻易屈膝下跪?即使面对的是号称天子的帝王,亦或是传说中的神明。
在这一刻,她感觉自已不再仅仅是一个执行任务的穿越者,而是一个可以改变些什么的勇者。
血液在血管里急速流淌,心跳声如同战鼓擂动,她暗暗发誓,定要以笔为剑,记录下这个独特的时代,书写出那些不屈服、敢抗争的灵魂事迹,让后世永远铭记这种傲然于世的精神,绝不让这股热血冷却。
...
林虹回到住所后,便迫不及待地铺开竹简,研磨墨汁。
然而,补写史书并非易事,许多史实被时间掩埋,真假难辨。正当他愁眉不展时,偶然结识了一位老叟。
老叟知晓诸多民间秘闻,那些被正史遗漏或者歪曲的故事,从他口中娓娓道来。
这几天里,林虹如获至宝,每日听老叟讲述,再仔细甄别筛选,将那些反映民众反抗压迫、追求自由平等的事迹一一记录下来。但此举却引来了一些保守派史官的不满,他们认为林虹所记之事不合正统,多为乡野杂谈。
时光如梭,眨眼即逝,林虹据理力争,在朝堂之上陈述观点。他说:“正史往往为权贵歌功颂德,真正撑起这片天地的却是百姓,他们的抗争与奋斗才应被大书特书。”众人听后,或沉思,或颔首。
始皇帝听闻此事后,对林虹更是赞赏有加,特赐她更多查阅典籍的权限,支持他继续补写史书。从此,林虹更加坚定信念,一心扑在史书中。
几个月过去了,林虹的史书也补完了大半,为了方便人们传颂,他又精炼了一部分,制成了一首颂歌,上朝,挨骂,上朝,挨骂,就这样轮番了许久,在第8次改版后——
“从传说盘古开了天
然后女娲造了神仙
而炎黄战了在黄河边
才逐渐有了人烟
先有仓颉造字
写下了后羿射日
再有精卫展翅
说的是古人有志
大禹治水在何处
而三过家门不入
因为共工的怒
断了擎天的柱
那颗通天的树
倒下成了条路
我们一步一步
在口中记录
当神话谢幕
真正的历史才开始拉开帷幕
自尧舜时到夏商
从取火又到麻桑
那年的四海八荒
到今日剩了残光
当最后一位人皇
自鹿台誓死不降
以尸骨铸的高墙
不过是笔下两行
姜太公愿者上勾
便定了国号为周
此八百年来似无忧
却分了百个春秋
只为了佳人一回眸
以烽火戏了诸侯
若问我要个理由
我想那必是温柔
春秋战国五百年
这五百年的战火连
昔日诸子百家言
今日已成了圣贤
看老子紫气东来
对孔子以礼相怀
那百家经世之才
不尽被黄土而埋
卧薪尝胆越王剑
南门立木金不欠
完璧归赵回金殿
一曲离骚再难见
车同轨 书同文
万里长城尚有痕
那古往今来第一人
可惜了未被封了神
那千古一帝
已自二世难续
问那长生何意啊
用了举国之力
可王侯将相宁有种
到今日仍有人不懂
那刘邦不及霸王勇
可未见与人高一等
兄弟仇若隔了夜
便成了楚河汉界
乌江畔的英雄血
随江水念声妾
他稳坐在了咸阳
封了八个异姓的王
可宫门外的高墙
那刀剑却已难藏
又是谁尊了儒术
将丝绸运至何处
冠军侯单枪而入
自司马手中写录
我大汉至了结尾
这满朝窃国的匪
皆怕那世人的嘴
所以皇帝成了傀儡
到了天下三分
那烈酒定是余温
可怜这三人的根
后被司马定了乾坤
八王之乱
自南北分了一半
书中的易子而换
更像是一声长叹
杨广自运河而下
以科举传了佳话
可劳民伤财遭的骂
比功绩来的还大
那玄武门外的墙
曾也有刀剑相藏
可若是没那血两行
哪来的盛世大唐
千古的一位女皇
谁说的不如儿郎
无字碑无字一行
问功与过又何妨
安史乱后无英豪
不过是生死命一条
那三岁孩童戏歌谣
再无人比那黄巢
待到来年九月八
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
满城尽带黄金甲
自黄袍加在身前
以杯酒释了兵权
可多年后再想当年
这才是忠义两全
那靖康之祸
到今日仍被人唾
那尽忠报国之诺
在当年竟是为过
将军若是不还朝
有谁可动你分毫
那莫须有的罪一条
还真是罪不可饶
自大汗铁蹄之下
也败了英雄白发
这普天下的佳话
唯有那万国皆怕
是和尚还是乞丐
换来的山河不败
那英雄便有的无奈
是手中刀斧的快
可惜了土木之变
让盛世再难重现”
始皇初闻此诗,仿若雷击。心中震撼难以言表,往昔岁月如潮水般涌回。那诗中的千秋万代更迭,似一幅幅画卷在眼前展开。每一句,皆是一段历史的泣血控诉或辉煌赞歌。
他想到自已倾尽全力求长生,以为能永保大秦万世基业,然如今看来,朝代兴衰岂是人所能全然掌控。他本以为自已创下的大秦帝国会永世不朽,却不想后世竟如此跌宕起伏。诗中的那些豪杰也好,奸佞也罢,都似鲜活之人站于面前诉说着各自的命运。
他既惊叹于这诗歌涵盖历史之广,又感慨于世间变幻无常。激动之余,亦有深深的反思,原来即便贵为帝王,妄图逆改天命亦是枉然,时间的巨轮滚滚向前,不会因任何人而停歇,而这首诗恰如一道闪电照亮了他心中那片对世事认知的混沌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