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三国双穿门,开局让黄巾撞大运 > 第32章 只顾着收拾名册,倒是忘了收拾你了

第32章 只顾着收拾名册,倒是忘了收拾你了

田雄看着那踊跃的报名参军现场,人都木了。

他绞尽脑汁的想要煽动流民暴动,结果还给姜宇助攻上了。

那帮流民里,但凡青壮,都是他想带走的。

可现在,只要是青壮都去参军了,姜宇一口气要了七千人,直接把三万黄巾贼中所有的青壮一锅端了。

除此之外,这七千人还有着将近一万四千多人的亲属。

要么是妻儿,要么是父母,只要他们参军成功,姜宇就答应给他们优先工作的权利。

也就是说在第一批,足够吃十天的粮吃完以后,他们还可以继续吃白米。

但除了这两万一千人外剩下的人,不工作就吃不上饭了。

想要工作?

哪有那么容易。

姜宇现在都没想好让他们做什么呢,只能先让他们负责开垦新的耕地。

因此田雄现在就剩下两个选择了,他之前是刘辟手下督战队一员,其实也算是精锐士兵了。

如果他现在不去参军的话,他就只能沦为农民。

想跑?

可以啊,后面肯定有机会跑。

可现在这个情况下,你跑了有什么用呢?

往汝南跑,你又没拉起一支队伍来,谁认你啊?

原本被他聚集起来的那些黄巾中下层干部,现在都一个个的去参军了,他直接成了光杆司令。

到最后,田雄不得不做出了一个违背自已的决定。

他也去参军!

他好歹是黄巾精锐,再怎么也比普通流民要强。

至于说打工?这辈子是不可能打工的。

可当他去报名时,许褚一看是之前鼓动人群的那个,乐了。

“某家光顾着收拾名册,差点忘了收拾你了。”

许褚直接拔刀砍向田雄,田雄瞪大了眼,还想着反抗,却哪里是许褚的对手。

被一刀砍掉了脑袋,只剩个腔子站在原地喷血,片刻后摔在地上。

许褚还想着跟报名的流民解释一下,省的让流民们惊慌,影响了招兵的进程。

却不曾想流民们主动上前,一口啐在了田雄尸体上。

“就踏马你话多!”

“呸!早想打你了!”

“许将军杀的好!”

……

最后姜宇招募了七千士兵,由之前的三千许家军做伍长、官长、曲长等基层军官来训练和控制他们。

至于他们的一万四千余亲属,姜宇还得费心思去找个他们能做的简单的活计。

除此之外,还要再买上足够一万军队日常训练吃的东西,以及七千套兵甲!

姜宇细数着一个个问题,真心感觉到压力山大。

难怪三国前期军阀一个个的都不敢扩招呢,就留个两千三千人。

人这一多了是真难搞啊!

你指望一个人就掌控这几万人,根本不现实,他又不是真神仙。

所以之后去洛阳的话,路上看见有什么贤才必须得忽悠来几个了。

现代那边暂时有赵明管着,三国这边也必须得有个有脑子的人来帮他做管理才行。

在有个靠谱的人帮他做管理之前,他是不能继续扩张了。

深呼吸一口气,姜宇开上大运回到现代。

打开电话便看见多了几个未接来电,有福叔的,也有赵明的。

姜宇自然先给赵明那边回拨了过去。

“什么事?”

“您之前说的炼钢厂和锻造厂,我已经圈定了几家合适的,已经发您邮箱了,您看下哪家有兴趣,之后可以去考察下。

另外,铸币厂这边我已经招好员工了,按照您说的,为了尽快开工,我把工资标准相较于别家提高了五百。

还有之前的一些老员工,也愿意回来继续跟着我干。

不出意外的话,后天就可以开始生产五铢钱纪念币了。”

呐,这个就叫专业~

姜宇是真的很满意,多亏了那个死人老刘,要不他上哪找一个可以交底的人来帮他做事,还不会乱问。

“做的不错,这两天很忙吧,辛苦你了老赵。”

赵明立刻听出了姜宇的言外之意,毕竟这么多年也不是白干的。

“再忙那也是应该的,我这条命是姜总您拉回来的。

要不是您,我现在还住在厕所里,怎么可能有机会像现在这样忙的充实。

您还有什么吩咐尽管说,我一定帮您做好。”

姜宇真想现在给老赵鼓个掌,太贴心了!

“是有点事,不过我想了下,你以后还是专心忙厂子这边的事。

其余的,你帮我再开一个贸易公司吧,要有跨国贸易资质的。

人你帮我面试,以后我还会经常需要一些物资,比如米面粮油这些东西,要往国外送,也不能总是让你做这点小事不是?”

赵明连忙道

“您吩咐的事,对我来说哪有小事啊姜总。

这些我都记住了,马上就去办。”

“嗯……”姜宇沉吟了一会,忽然问道

“你说,我手下要是有个几万人,都没什么学问,说是文盲也不为过。

不过他们倒是踏实肯干,也肯吃苦,他们适合做点什么来给我赚钱呢?”

赵明瞬间感觉自已脑袋上亮起了一个警灯!

几万人!还都没什么学历!

正常人当然想不到姜宇是跑到三国去了,赵明想的是,姜宇有可能是某一个落后地区推出来的代理人,或者说,他找了个机会笼络了这个落后地区的人。

赵明脑子里自然而然出现了一帮黑哥们的身影。

他就说姜宇这么有实力,还这么狠辣绝对不可能只是个富二代!

在他看来,姜宇很可能是和黑州某个地区的部落酋长之类的达成了交易,让他帮忙发展。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姜宇要购买大量米面、炼钢厂、锻造厂,甚至铸币厂。

米面粮油是给人吃的,而炼钢厂、锻造厂是在帮那个地方建立起初步的工业基础。

至于铸币厂,这个赵明确实有点不解,姜宇为啥要用汉五铢钱来当那个地方的货币。

难不成,姜宇在那个地方建立了一个国家,用这种五铢钱来当货币发行?

不得不说,赵明猜对了大半。

如果把目标群体换成三国那边的话,几乎就全猜对了!

但他能怎么样呢?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