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聋老太太分析,易中海也深以为然,“是啊!许大茂搞出来那外国电影,这已经不是我们轧钢厂的事了,据说都捅破天了,这几个月大家都不要再找他麻烦了。”
傻柱何尝不知道,今天招待餐,一群领导都在讨论这电影的事,“我知道了,不过贾张氏怎么办?这么不管不顾,她出来会不会找我们麻烦?”
易中海脸色难看要命,“我先把钱和粮票垫上,等贾张氏出来慢慢还吧!”
聋老太太知道,谁出这个钱谁就是冤大头,贾家实际比闫埠贵家还貔貅,根本不知道报恩的。
许大茂吃完饭已经寂寞难耐了,直接关灯睡觉了。
只不过好事被傻柱的一嗓子破坏了,差点没给他吓唬出个好歹来。
“傻柱你特么找死是吧?大晚上的叫唤个屁啊!”
“许大茂,你看看现在几点,晚上八点都不到,你睡什么觉?我是给你送钱和粮票来了。”
许大茂诧异,“你帮助贾家把钱票还了?”
“怎么,我帮助还不行吗?不是谁都像你这么没人性。”
许大茂接过二十块钱和二十斤粮票,“还有干货跑哪去了,这可都是我家都吃食。”
“呐!干货是没了,葱姜蒜我给你带来了一些,这些可都是要凭票买的。”
许大茂把早就写好的谅解书交给了傻柱,并把葱姜蒜拿了回来。
“以后老死不相往来,我和贾家的事到此为止,你也转告贾家,我们后院不欢迎他们家,以后不要往后院跑。”
“呸!你以为后院是你家的吗?管天管地还管的了人家的腿吗?”
“我是管不了你们这些烂人的腿,但是棒梗那小杂种再跑我家这里,我把他腿打折了。”
傻柱眉头一皱,“行啊许大茂,连孩子都不放过了?”
“没办法,你儿子棒梗我必须要教育一下他,整天偷偷摸摸的,别以为我不知道,只要敢偷到我家,我肯定给他打残了,你看我敢不敢。”
傻柱看到许大茂眼中泛起凶光,知道这家伙不是说说而已,看来回去要好好叮嘱一番了。
被扰了兴致,不过许大茂一点不丧气,马上关上门,拉上窗帘继续娱乐。
这年代为啥孩子多,还不是没有娱乐活动,不要说农村,城市里晚上都没有电,只有到了七十年代后期才开始普及电。
第二天许大茂神清气爽,他从来没觉得状态这么好过。
宣传科的工作相比起来非常轻松,他基本除了放映工作,其他的都不干,到办公室就是报纸和茶杯,一坐就是一天。
许大茂上班,可是相关部门拿着当初许大茂的放映机,放映阿诗玛就没停过,但是那部许大茂所说的罗马假日根本没出现过。
外交部门专门查阅过,这部电影就叫罗马假日,和许大茂说的一模一样。
警备团团长李军阳喊停了摆弄放映机的专家们,两天时间一点收获没有,还不如找许大茂呢。
“周五许大茂不是要到左家庄放电影吗?到时我带几个人去看看,看看那外国电影还能不能放出来?”
其他专家满脸的不信,他们没当场看到,所以始终认为这个事就是谣言。
连着两天时间,许大茂都是下班后到菜市场买菜,然后回家做好了第二天带。
所以傻柱一连等了好几天都没报复到许大茂,他心里异常难受,以前许大茂就是他手下败将,想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现在这孙子根本不按着路子出牌,让他没办法出气。
周五,许大茂一早就骑着自行车驮着放映机直奔左家庄。
还没到地方,中途就碰到了左家庄的村长。
“闫村长,你怎么还来了?”
“许同志,我们乡亲们都等的着急了,好不容易轮到我们庄子,这不四里八乡的人都来我们庄子看电影了。”
这左家庄和闫埠贵家还有点关系,这里不少姓闫的人家,闫埠贵老表就在这里。
“这才上午,放电影也要等到晚上,不用那么着急。”
闫村长摇头,“不急不行啊!我们这一年能放一次电影就不错了,这放电影比过节还热闹呢!,赶紧回庄上去,我们已经给你准备好饭菜,中午咱们好好喝一杯,晚上一定要给我们多放一场。”
许大茂挺高兴,他在各个村子里都吃拿卡要,这也不怪他,这个年代放电影都是高大上的职业,村民也都觉得放电影是个技术活,所以好吃好喝是少不了的,许多富裕的村子也没少给他送礼。
他也不矫形,有吃就吃有喝就喝。
回到庄子里,马上村长安排了两个小伙子专门给许大茂打下手。
许大茂也不用准备什么,放映前把幕布挂好,机器调试完就可以了。
中午时许大茂和村长喝了几杯,他来这么早就是想开开荤。
虽然没有什么牛羊肉,不过炖鸡和炒鸡蛋还是有的。
吃完后直接睡了一觉,下午四点钟睡醒之后,许大茂带着两个后生在村委会门口的土坡上搭起了幕布。
晚上村里继续搞了一桌荤菜,刚入席结果看到警卫团的团长李军阳带着几个人来到庄子。
闫村长坐立不安,来了这么大一个官,他不知道怎么招待了。
“李团长是来找我的吗?”
李军阳看到这一桌好酒好菜,也不客气直接坐了下来,“晚上看看你放电影,看看还能不能放出诡异出来?”
许大茂笑了笑,“到时候你就知道我说的话是真的了,不过这大晚上的,怎么也要吃饱喝足,我这放次电影可是很费神的。”
“闫村长不介意加我一双筷子吧!”
闫村长赶忙摆手,“领导来了我这高兴还来不及呢!”
许大茂和李军阳就喝了两杯酒,他这时酒量可不咋地,可不敢一大三小装叉,害怕喝多了误事。
吃完饭抽着烟,许大茂来到放映机跟前,此时一切准备就绪,只等八点钟天黑就开始放映。
这时来到左家庄的人越来越多,四里八乡闻声都跑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