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集市

自刚到宁安府当日见过花皇后,赵文三人便再没见过易知知了。

他们三人被礼部尚书直接接手了。

每天带着三人到处逛,吃喝玩乐,就是一句不提关于两国联姻的事儿。

一连五天。

赵文人都麻了。

今天一大早,温言再次上门的时候,他就直接推脱了:

“一连逛了几日,实在累了,今日便不出门了。而且,我们来花国已经很长时间了,还请温大人帮我们问问花皇,若是花皇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咱们可以再讨论讨论。”

自从花国正式成立后,温言就升任了礼部尚书,并且,统管教育。

他平时也不得闲。

这几日都算得上是公费游玩,正大光明地摸鱼了。

这种日子,他哪儿舍得放弃?

“无妨,赵大人不去,在下便带且行和孔将军去。今日正好是一周一次的集会,各街市上都很热闹。可惜了。”

说完,转身就要走。

赵文:……

这人是知道怎么拿捏他的。

他咬了咬牙,忙叫住人,

“等等!”

“赵大人还有什么吩咐吗?”温言回身。

赵文暗自咬牙,面上却带着恰到好处的笑:

“不敢,在下就是突然觉得,好像也没有那么累了。还是可以跟温大人一起,出去长长见识的。”

这五日来,虽然累了点,心里也有些焦虑,但不得不承认,他们是真的大开眼界了。

整个宁安府,人口虽不如靖安城多,但每个人都吃得饱饭,每个人脸上都带着笑容。

他们三人这五日,已经将他们出门带的银钱花费了大半了。

那些各种形状的玻璃瓶,还有好看的电灯,各种各样的小饰品……

所有东西,都是他们在别处见所未见的。

但整个宁安府的百姓,却已经对此习以为常了。

虽然也有贫富差距,但生活再差的人,也吃得饱饭,因为那些生活困苦的人可以在官府做登记,然后拿着官府发放的证件,在任何一家饭馆,都可以得到一碗饱饭。

看病的钱,也一点儿都不贵,听说是由户部承担了五成的药钱。

所有人的生活水平,一眼望去,比之萧国的中层百姓,还要好很多。

不得不说,赵文这五日,是真的慕了。

人比人,气死人。

国比国……

唉~

这不能比啊!

他怀疑,以花国的这种发展势头,将来未必没有吞并萧国的可能。

这也是他今天不愿意出门的原因。

这几天,他的认知一次次被刷新,整个人受到了沉重的打击,一点儿都提不起劲儿。

这几天,他连个好觉都没睡。

只要一想到这几天看到的一切,他心里就沉甸甸的。

“赵大人?赵大人?”

一只手在眼前晃来晃去,还有人在喊他,赵文惊得下意识将身体后倾。

等终于回神,看到温言抬着手,一脸无语时,赵文这才意识到刚才发生了什么。

他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让温大人见笑了,在下刚才想到了一些别的事。”

温言没追问,只是淡定地收回手:

“那赵大人还出门吗?今日集市上,有不少早点摊位,若是过了时间,这些摊子就要收摊,给别的摊子腾位置了。”

“去去去,自然要去!”

他还想看看,这花国的集市,与其他地方的有何差距,也正好看看,他们萧国还有没有机会能追赶一二。

赵文着急忙慌地穿上外衣,便跟着温言一起出了门。

温言一点儿不在意他焦急的心情,按部就班地去找了且行和孔林。

这才带着三人一道上了街。

没走多远,就见街边停着一辆遮了篷子的三轮车。

这五天里,赵文等人也算是见识了不少花国的出行方式了。

短途的,有自行车、三轮车,长途的有那个什么电车。

不过,最常见的还是自行车和三轮车。

自行车几乎是每家每户都有一辆。

三轮车一般是单位用车。

就比如,此刻路边停着的这辆,上面画着一个红色的五角星的,就是衙门用的。

赵文踮着脚尖,看着跟先前见到的绿色服装相似的蓝色衣服,疑惑地拉住温言:

“温大人,这些也是你们的军人吗?”

之前进入花国境内,以及在宁安府宫殿里的时候,就有不少穿着绿色衣服裤子的人,背着手挺直腰板站着。

赵文之前就问过,那是花国军人。

他们头上还戴着一个造型奇特的帽子,那帽子正中间还有一个红色的五角星。

温言顺着赵文手指的方向看去:

“哦,那是衙差。今日集市,人员混杂,难保会有什么矛盾,这些衙差来调整秩序的。”

赵文有些惊讶:

“衙差?调整秩序?”

这两个词,是能放在一起的吗?

虽然如今萧皇很勤政,也处理了不少贪官污吏,但是也避免不了衙差这个地头蛇活该百姓。

这花国的衙差,居然能调整秩序?!

等等!

“这应该是因为这里是京都的原因吧?若是在地方,山高皇帝远的,恐怕也……”

赵文看着温言,一边慢悠悠地说着这句话,一边看着温言的脸色。

却见温言只是轻轻一笑,并不解释,只是依旧带着他们往前走。

这就让赵文心里很有些不是滋味了。

不是。

到底他猜没猜对,好歹给个答案啊!

温言带着三人,来到一家早点摊前:

“老板,来一碗三鲜馄饨。”

“好嘞!”

老板正忙着手里的活,下意识应了一声,抬头看一眼顾客,顿时乐了,

“呦!是温大人啊!您今儿可来晚了。”

温言从衣兜里掏出五个铜板,扔进摊位一旁摆放的木箱子里:

“嗨!今儿带几个萧国的朋友来吃早点,叫他们的时候花了些时间,这不就晚了么。钱给你放进去了哈。”

“诶!温大人快坐,我这就给你煮。”

“行!”温言应了一声,转身问身后跟着的三人,

“你们想吃什么,自已点哈。菜单在这。”

说着,低下头,往自已身前指了指。

赵文看了一圈,这小摊子别看小,倒是各色早餐都很齐全。

粥面粉浆,一样不缺。

就在三人考虑的时候,又有几个人点了餐,落座。

赵文也已经有了决定:

“老板,我要一碗阳春面。”

说着,就要掏钱。

老板抬头看他一眼,笑眯眯地说道:

“好嘞,客官,诚惠二十文。”

赵文:……

虽然才五天,但他已经完全习惯了花国民众的区别对待。

他们这些外来人口,因为没有身份证,每次消费都比别人高一倍的价格。

也是让人无奈。

关键,这事儿,他们还没处说理去。

赵文掏出铜板,数了二十个,递过去。

老板指了指旁边的木箱:

“您扔进去就行。”

赵文将铜板扔进去,忍不住好奇:

“这一堆铜板扔进去,混在一起,你能知道给钱的人给了多少?就不怕有人浑水摸鱼?”

老板看他一眼,笑道:

“我这箱子下面放的是秤。每个铜板多重,我都知道,设置好价格后,这边出来的就是铜板的数量。”

赵文三人越发疑惑了,踮着脚尖看。

老板无奈:

“这秤在五金店里都有卖的。虽然贵是贵了点儿,但是很实用。三位若有兴趣,可以去看看。您的阳春面快好了,快请坐吧。”

没能看见这个神秘的计数工具,赵文有些失望。

不过,想到老板说的五金店有卖,他又好奇了。

这五天,他也逛过五金店,没注意到有这样的秤啊。

难不成,是他忽略了?

赵文决定,一会儿吃了饭,再去五金店逛逛。

他应了一声“好”,便在温言身边坐下了。

温言这会儿已经端着一大海碗的馄饨,吃的喷香。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