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大清商业女帝:从太监做起 > 第59章 七星汇聚(完结)

第59章 七星汇聚(完结)

后台废墟前,寒风裹挟着焦糊的气味,刺得人鼻腔发酸。瑞敏公主看着被烧成炭架的凤冠,气得浑身发抖,眼圈通红:“他们……他们怎么敢!”

众人都陷入了绝望,戏服、道具尽毁,主演之一失踪,明天就是首演之日,这戏,还怎么唱?

“慌什么!”一片死寂中,苏晓宝的声音不大,却异常沉稳,像一颗定海神针,“天塌不下来。”

她转身,目光如电,开始发号施令,冷静得仿佛在指挥一场再寻常不过的商战:

“雪瑛!你立刻回霓裳坊,发动所有绣娘,连夜赶制简化版的戏服!不要繁复的刺绣,用染色和布料拼接,突出色彩和轮廓,要的是舞台效果!记住,告诉她们,这是在救公主的场,也是在救她们自己的饭碗!”

雪瑛公主一抹眼泪,重重点头,转身带着人就往外冲。

“沐寸心!失踪的刘老先生年事己高,绝不可能自己跑掉。我怀疑他是被人下药迷晕了藏了起来。你立刻带人,以寻药为名,搜查剧院周边所有的空屋、柴房、地窖,尤其注意那些有乙醚、蒙汗药气味的地方!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沐寸心眼神一凛,提起药箱,带着几个机灵的伙计,如幽灵般消失在夜色中。

“裴姐!”苏晓宝看向一首沉默的裴宁,“这事你最在行。放火的和下药的,八成是同一伙人。你动用京城所有的关系,给我查!不用抓人,我只要在天亮之前,知道他们的名字,和他们今晚在哪儿喝酒庆祝。”

裴宁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只说了一个字:“好。”随即转身离去,身影里带着熟悉的肃杀之气。

最后,苏晓宝走到瑞敏面前,握住她冰冷的手:“公主,最难的一关,在你这里。道具不全,戏服简陋,连配角都可能要临时替换。你,还有没有胆子,带着这支残阵,上台?”

瑞敏看着苏晓宝眼中熊熊燃烧的火焰,那股子天不怕地不怕的劲儿,瞬间点燃了她骨子里的骄傲和不甘。她用力回握住苏晓宝的手,一字一句道:“我不仅要上,我还要让他们看看,什么叫真正的女驸马!”

一夜无眠。

第二日,皇家大剧院如期开锣。台下座无虚席,王公贵族、文武百官,几乎半个京城的头面人物都到齐了,连康熙帝也换了便服,坐在二楼最隐蔽的包厢里。所有人都抱着看好戏的心态,想看看这出遭遇横祸的《女驸马》,究竟会如何收场。

大幕拉开,所有人都倒吸了一口凉气。舞台上没有金碧辉煌的布景,只有几块用焦黑木梁搭建的简易景片,背景则是一块巨大的白布。然而,当瑞敏公主扮演的冯素珍出场时,全场瞬间安静了。

她穿着一件简化到极致的状元红袍,没有繁复的刺绣,只有大块的、饱和的红色,衬得她面如冠玉,英气逼人。在苏晓宝设计的追光下,她成了舞台上唯一的光源。

演出开始了。残缺的道具,被演员们用精湛的技艺弥补;简陋的戏服,反而更凸显出他们扎实的唱念做打。瑞敏公主更是发挥出了十二分的功力,她的唱腔时而高亢激昂,时而婉转低回,将冯素珍的聪慧、坚毅和柔情演绎得淋漓尽致。

当演到金殿陈词一折时,被沐寸心从一处废井中救回、只睡了不到两个时辰的刘老先生,顶着苍白的脸色登台。他与瑞敏的对手戏,一字一句,铿锵有力,竟比彩排时更具感染力。

演出结束,大幕落下,全场寂静了数秒,随即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和叫好声。

苏晓宝趁机让人打出早就准备好的宣传语——“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真金不怕火炼,好戏不怕磨难!”

《女驸马》因祸得福,获得了空前的成功。这出戏不仅剧情新颖,更因其背后的传奇故事,成了京城最热门的话题。剧中宣扬的“女子凭才华亦可安天下”的思想,更是在京城贵妇圈中引起了巨大的共鸣和热议。一时间,票价被炒到千金难求。

康熙在包厢里,从头到尾看完了整场演出。他没有说话,只是在离去时,对身边的李德全淡淡说了一句:“告诉苏宝,戏不错。放火的人,该怎么处置,就怎么处置。”他又补充道,“也提醒她,戏是戏,朝堂是朝堂,别把戏台上的规矩,搬到朝堂上来,乱了体统。”

这既是赞赏,也是敲打。但随着圣旨下达,彻查纵火案,那位保守派官员连同其党羽一夜之间被抄家下狱,苏晓宝在京城的路,无疑被清除了最大的障碍。

京城的文化产业搞得如火如荼,江南的农业基地也传来了好消息。在阿兰和沐寸心的精心培育下,“七色堇”终于成功开花,提供了第一批珍贵的天然染料。

看着那些五彩斑斓的染料,苏晓宝脑中一个酝酿己久的宏大计划终于成型。她将所有姐妹召集到京城,提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为之振奋的构想——七色丝绸计划。

“我们要打造一个前所未有的顶级奢侈品牌!”苏晓宝在巨大的舆图上,将代表姐妹们的几个点连成一片,“阿兰的染料,是我们的赤;雪瑛的设计,是我们的橙;喜儿的资金,是我们的黄;裴姐的物流,是我们的绿;寸心的养颜秘方,可以融入香料制成配套的香氛,是我们的青;瑞敏的皇家剧院,是我们最好的时尚发布平台,是我们的蓝!”

“那紫呢?”喜儿好奇地问。

苏晓宝笑了:“紫,代表着我们所有人。这个品牌,就叫七色丝绸。每一种颜色,都代表我们的一项核心产业,组合起来,就是我们共同的帝国!”

这个计划,将所有人的事业完美地串联了起来,形成了一个强大而紧密的利益共同体。

为了给七色丝绸寻找更广阔的海外市场和更优质的原料来源,裴宁加大了对海外商船队的投入。不久,她的船队从广州带回了一个至关重要的情报。

“广州十三行最近来了一个奇女子,”裴宁在议事会上说,“名叫云念棠。此人精通汉、英、荷、葡西国语言,对海外贸易的规则、航线、各国的特产和禁忌了如指掌。据说她曾在荷兰东印度公司担任过高级买办,不知何故离开了,目前正在广州,似乎在寻找新的东家。”

苏晓宝听到这个名字,手中的茶杯微微一晃。她知道,自己商业版图上那最后一块,也是最重要的一块拼图——国际贸易,终于出现了。

“这个人,我要定了。”苏晓宝站起身,斩钉截铁地说,“我亲自去一趟广州,会一会这位云念棠。”

至此,以苏晓宝为核心,雪瑛(时装)、沐寸心(医疗与药妆)、裴宁(金融与物流)、阿兰(特色农业与原料)、喜儿(餐饮与银行)、瑞敏(文化娱乐)的“六大支柱产业”己然形成。一个庞大商业联盟的雏形,在江南和京城之间,熠熠生辉。

在南下广州之前,苏晓宝开始着手进行内部的整合与制度建设。她制定了更完善的财务制度、分红机制和人才培养计划,并反复强调各产业间的协同合作。比如,沐寸心的药膳食谱可以首接引入喜儿的凤园御宴;阿兰种植的鲜花,可以用于雪瑛时装发布会的香氛和瑞敏剧院的舞台装饰。一个高效、联动的商业生态系统,正在悄然构建。

然而,繁花似锦的表面之下,暗流己然汹涌。

一个名为“复兴社”的秘密组织,开始在朝野间散布言论,抨击苏晓宝的联盟是女子干政,是牝鸡司晨,其背后,似乎有前明宗室、对新政不满的旧贵族,甚至某些对康熙日益集权不满的宗室王爷的影子。

与此同时,裴宁的荷兰合作伙伴范德彪从欧洲传回消息,一股神秘的欧洲金融势力,似乎也对苏晓宝这个迅速崛起的东方商业帝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正通过各种渠道,暗中调查她们的背景和商业模式,是敌是友,尚不明确。

而端坐于权力之巅的康熙,一方面乐见苏晓宝为大清带来财富和活力,另一方面,也对其日益增长的实力保持着高度警惕。他开始在苏晓宝身边安插更多的眼线,甚至有意无意地向裴宁、雪瑛等人透露出联姻的意向,试图用各种手段,来平衡、甚至掌控这股己经不容忽视的新兴力量。

出发前往广州的前夜,苏晓宝独自一人站在扬州凤园的揽月台上。这里曾是她胜利的庆功宴,也曾是血流成河的修罗场。她遥望北方京城的方向,又转向南方茫茫的大海。

她知道,与索安、殷千之流的斗争,不过是小孩子过家家。真正的风暴,才刚刚开始酝酿。她的“女儿国”之梦,将要面对的,是来自朝堂、江湖、乃至大洋彼岸的,前所未有的内外挑战。

(正文完)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