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 > 茶暖春深 > 第五章:烛光揉青团

第五章:烛光揉青团

老赵喝完姜茶,红着眼睛,再三道谢后离开,脚步似乎比来时轻快了些。沈怀谦则继续专注地修缮那扇旧窗框。午后的阳光短暂地驱散了寒意,给春深堂注入了一丝活力。下午的生意依然清冷,但周师傅在苏晏如的劝导下,吃了点热食后腰疼缓解不少,虽仍旧板着脸,却也开始有气无力地指点学徒做明天的点心。临近傍晚,阴云重新聚拢,沈怀谦己经将那扇民国杉木窗框彻底拆解开来,朽坏的部分仔细清理剔除,放在一旁通风。

“滋…滋滋…”

头顶悬挂着的老式钨丝灯泡,猛地发出几声痛苦的呻吟,光线骤然剧烈地明灭了最后几下!

“啪!”

伴随着一声短促的轻响,整个春深堂,连同后面小小的居住区,瞬间陷入了一片沉甸甸的黑暗!浓稠得如同被打翻的墨汁。

“哎哟!”

操作间里传来一声短促的惊呼,是那个小学徒,显然被这突如其来的黑暗吓了一跳,打翻了什么东西,发出咣当一声轻响,然后是液体流动的声音和一声压抑的抽气。

“叫什么?!”周师傅没好气的声音立刻响起,带着明显的不满,“慌什么慌!八成又是外面修路的挖断哪根管子了!没断电,我看天都要黑了!”他大概在摸索着什么,“摸黑干活成什么样子!”

紧接着是周师傅拖着缓慢脚步、摸索着走向店堂的声音,还夹杂着他因为动作牵扯腰伤而发出的细微抽气声。

店里唯一的光源,只剩下巨大的玻璃窗外,那被厚重云层过滤过的、惨淡朦胧的天光,勉强勾勒出桌椅模糊的轮廓,却无法照亮任何细节。街对面新开的连锁快餐店倒是灯火通明,隔着雨水冲刷过的玻璃窗,发出遥远而冷漠的光,映照出春深堂内更显寒酸的黑暗。

“周伯,您慢点!别摔着!”苏晏如的声音在黑暗中响起,带着一点不易察觉的紧张。她摸索着从柜台后面走出来,凭着记忆绕过几张桌子,“小学徒,别乱动,小心地上的东西。”

“苏…苏老板,好像……我把那盆面糊扣翻了一点在地上…”学徒的声音充满了沮丧和惶恐。

“先别管那个,”苏晏如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镇定些,“人没烫到吧?我记得操作间小立柜里有点蜡烛…放哪层了?”

“好像…好像在最底下那个铁盒子里…”周师傅的声音从不远处传来,他正摸到店门口放外卖包装纸袋的架子旁。

“哐当…咚…”又一阵细微的翻找和碰撞声后,操作间方向终于亮起了一星微弱的、摇曳不定的橙黄色火光。学徒小心翼翼地捧着一小节燃着的白色蜡烛走了出来,烛光将他年轻脸庞上的惶恐照得忽明忽暗。他将蜡烛放在了操作间门口的一张桌子上。

这簇小小的光晕勉强撑开了一小圈光明的空间,映出周师傅扶着腰、紧皱眉头的侧影,和小学徒手上残留的白色面糊痕迹。

“唉!晦气!”周师傅看着那点微光,又看看店门外彻底漆黑一团的巷子,“这得弄到什么时候去!”

就在这时,通往二楼的楼梯响起了脚步声。沈怀谦高大的身影出现在楼梯口,逆着窗外微光,像一个沉默的剪影。他显然也刚经历黑暗的瞬间,此刻正将手中的手机屏幕点亮,一道清晰的白色光束刺破黑暗,扫过店堂。当光束扫到操作间门口那簇微弱的蜡烛光晕和围在旁边的几个人影时,光束停了下来。

“怎么回事?”沈怀谦的声音在骤然寂静下来的黑暗中响起,带着工作被打断后的沉稳询问。

“跳闸,或者挖断线了,这片的电闸总出毛病。”苏晏如简单地解释,声音在黑暗中显得清晰,“好在有蜡烛,就是光线暗了点。”她看着沈怀谦举着手机走过来的身影,那束稳定的白光在他脚边投下一圈明亮的光斑。“你那边也黑了?”

“嗯。”沈怀谦应了一声,举着手机走到操作间门口,将那束光投在学徒刚才打翻面糊的地方。一小摊粘稠的白色液体在光亮下无所遁形。“幸好不是滚烫的。”他扫了一眼小学徒紧张的表情,将手机光抬高了些,照亮了操作台,也照亮了苏晏如带着无奈却强自镇定的脸。

“周师傅,您这腰不能久站,光线这么差,您先回里屋躺着吧?”苏晏如看向周师傅,语气关切,“这里有蜡烛,我和小学徒凑合弄一下就行。等电来了……”

“凑合?!凑合个屁!”周师傅立刻炸毛了,扶着腰的手都激动地抬了起来,蜡烛光下他的脸色有点难看,“明天清明的青团还要不要做了?!艾草汁都榨好了放着呢!糯米粉也和好了!现在不把该切的枣泥馅、芝麻花生馅都分好包上,等电来了面皮都硬了!还包个鬼!你告诉我怎么凑合?!”

周师傅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焦虑和火气。清明将至,吃青团是老传统,也是春深堂每年不会错过的应季点心。做青团费时费力,准备工作都要提前一天完成。现在电一停,关键的切割馅料和包制的活儿都得在微光下进行,难度倍增。这比打翻一盆面糊让他更急火攻心。

学徒听到“青团”俩字,肩膀都耷拉下来了,在烛光和手机光交织的光晕里显得格外弱小无助。

苏晏如也皱紧了眉头。这确实是个麻烦事。光线这么差,操作刀具切割馅料有风险,而且没有足够的光线,揉捏糯米粉团的颜色和软硬程度也难把握。

正当她看着那摇曳的烛火思索时,旁边一首没作声的沈怀谦忽然开口了,声音在黑暗里异常清晰:“苏老板,我记得……街口那个社区活动小广场上,现在应该有不少人。”他看着苏晏如被烛光映亮的眼睛,“这种片区停电,大妈们肯定都在广场上闲聊等电来。她们家里……蜡烛应该不少?”

他话音未落,苏晏如的眼睛就亮了一下!对啊!

“我去借!”苏晏如立刻反应过来,“这倒是个办法!”

“这么黑你借什么借!”周师傅立刻反对,“摔死你!”

“不用你去。”沈怀谦把一首稳稳举着的手机调转了个方向,明亮的光束稳稳照向店门,“我脚力好点,我去跑一趟问问。这种借蜡烛的事,我比你熟。”他没等苏晏如回答,己经转身,光束在前引路,步履沉稳地走向大门。

周师傅张了张嘴,想说什么,看着沈怀谦在手机光下毫不犹豫离去的背影,最终只是重重哼了一声,没再反对,但也倔强地站在原地不肯回屋。

沈怀谦效率很高。很快,随着店门再次被推开,他带回了好几截大小不一的蜡烛,还有好几盒火柴。有的蜡烛细长,有的粗胖,颜色各异,显然是几家邻居凑出来的。

“谢谢你了,沈先生。”苏晏如真心实意地道谢,接过蜡烛。

“顺手的事。”沈怀谦放下蜡烛,再次点亮了自己的手机,这次他没再高高举起提供照明,而是将屏幕朝下,亮度调到最高,稳稳地倒扣在操作台一个空着的、相对干净的大号不锈钢托盘里。

瞬间,一片明亮、均匀、稳定的白色光幕亮了起来!比刚才那束聚焦的光更柔和地铺满了整个操作台台面!瞬间照亮了盆里的糯米粉、榨好的青翠艾草汁、准备好的豆沙和芝麻花生馅、还有那摊被打翻的面糊!

“哎呀!这个好!”小学徒惊喜地叫出声。

周师傅也忍不住探头看了一眼,灯光下他紧绷的下颌线稍稍柔和了点,哼了一声没说话,算是默认了沈怀谦这个聪明的做法。

有了稳定的光源,学徒立刻麻利地清理自己制造的“小麻烦”。苏晏如则开始和面,将浓绿的艾草汁缓缓倒入糯米粉中,用温水慢慢调和。她的动作在托盘发出的均匀光线下显得流畅而专注。

没过多久,店门风铃再次响起,这次带来了一阵叽叽喳喳的人声。几个住在附近的大妈大婶裹挟着一身寒气走进店门,手里还拿着自家没用完的蜡烛。领头的是隔壁巷子住的李婶,嗓门洪亮,在黑暗中格外突出。

“哎哟!小苏老板!真停电啦?哟!老周也在呢!没事吧?听小沈说你们这急着用蜡烛做青团?我们几个在家里闲着也是闲着,家里还存着蜡烛,来帮把手!人多力量大嘛!”

“对对对!老姐妹们都来了!正好热闹!”

“哎,这光线还是有点暗……等等,这底下扣个啥?亮堂堂的!”

李婶眼尖地看到了托盘里的光源,惊奇地叫起来。

沈怀谦默默退到一边光线相对更暗淡的角落,将自己那部还在提供光源的手机换了个角度,确保托盘里的光线覆盖范围更大更均匀。他靠着墙,几乎融入了背景的阴影里,像一个无声的光源守卫者。

大妈们很快就占据了操作台两侧。这些平日里在菜市场和小广场上叱咤风云的女战士们,此刻面对揉面团、包馅料这些厨房里的精细活计,反而有些局促,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该从哪里下手。

“来来来!苏老板,快教教我们,这青团怎么包?”李婶第一个喊出来,有点跃跃欲试又有点不好意思,“我们这笨手笨脚的,就怕糟蹋了你的好材料!”

“是啊是啊,苏老板给说说!”

“这揉面……好像看着容易?”

苏晏如刚将艾草汁和糯米粉混合好,揉成一个软糯的翠绿色大粉团。粉团在她手心散发着植物特有的清新微苦气息。听到大妈们带着生疏和善意的请求,她心里一暖。

“不麻烦的,很简单的。”她抬起头,脸上带着温和的微笑,在稳定柔和的光线下,笑容显得格外温暖,“就像包大饺子差不多!不过皮稍微有点黏手。大家别急,我先做个样子。”

她挖起一团碧绿的糯米粉团,在撒了薄薄一层干粉的大面板上(沈怀谦的手机光清晰地照亮了上面的纹理和粉粒)搓了搓,压成一个厚薄均匀的小圆皮。然后舀了一勺旁边预备好的甜润红豆沙馅料,放在皮中间。

“馅别贪多,”她轻声提醒,手指灵巧地将外皮边缘小心地向上拢起,慢慢聚拢、封口,最后在手心轻轻搓圆。一个圆润可爱、透着鲜亮绿色的生青团就做好了。“像这样,包好了口,轻轻搓圆就好。力道要轻,不然容易裂开。主要是靠手心的温度把它拢住。”她说着,将第一个成型的青团放在旁边的撒了干粉的竹筛上做示范。

李婶看得聚精会神,忍不住伸出手也想试试:“我来我来!看着是不难!呦,这面皮……还真有点黏手……”

另外几个大婶也围过来,小心翼翼地伸出手,带着点新鲜感,也带着点生怕弄坏的小心翼翼。

“我试试芝麻馅的!”

“哎呀,你看我这个,皮好像揉薄了…”

“馅有点少?苏老板,再来点馅行吗?”

“黏住了黏住了!快帮我撒点干粉!”

场面一下子热闹起来,原本因为停电带来的压抑和冷清荡然无存。操作间里充满了阿姨们互相指点、略带生疏的交谈声、小心翼翼揉面团的声音,以及偶尔因为一点小失误引发的善意哄笑声。烛光温暖的光晕在她们脸上跳跃,气氛变得异常融洽。

苏晏如熟练地穿梭在几位邻居身边,随时提供指导:“张姨,您这皮揉太久了,有点硬了,加点水汽…用手沾一点点温水抹上去就好……”

“王嫂,您这馅放太多了!贪心了不是?喏,这样刚刚好…”

“李婶,您力气太大了!轻点捏边儿,捏拢了就行!搓圆的时候轻点!对,就这样…”

她神情专注,嘴角带着轻松的笑意。这熟悉又充满烟火气的场景,让连日来的压抑散去了大半,仿佛回到了以前爷爷还在时,厨房里也是这样热闹又暖心的时光。

就在这时,角落里传来苏晏如的声音,带着一点急切:“沈先生!光!光偏了点!”原来是大婶们走动时不小心碰到了操作台,那个倒扣在托盘里的手机被撞得稍微歪了一些,原本均匀照亮整个操作台的光线被旁边的一沓蒸笼遮挡,留下了一小片阴影,正好落在苏晏如准备示范揉新一批糯米皮的手边,这会影响她判断艾草汁与糯米粉调和后颜色的均匀度(决定成品色泽的关键)。

一首沉默靠在墙边阴影里的沈怀谦立刻动了起来。他像接到了指令,没有丝毫停顿,大步上前。他没有去碰那个托盘,而是毫不犹豫地伸出自己的左手,稳稳地托住了苏晏如拿着刚切割好、正要揉捏的翠绿糯米粉团的那只手腕!

他的手很大,指节因常年握持工具而带着薄茧,掌心温热干燥,带着一种安稳、沉静的力道,一下子就稳定了苏晏如手腕下方可能会因为光线变化而略有飘忽的动作。

在稳定住她手腕的瞬间,他的另一只手也没闲着,非常自然地将自己手上那部正在提供唯一稳定光源的手机拿了起来,精准地在那个出现阴影的角落补了一束更强、更集中的白光!

光线交汇处,正是苏晏如准备揉捏的那块糯米粉团的位置。沈怀谦举着手机,像一个沉默的灯光师。光线打亮了她手中那团生机勃勃的绿色,也照亮了沈怀谦稳稳托在她手腕下的那只骨节分明、充满力量感的手。

苏晏如的手腕纤细柔软,被一只同样干燥但更宽厚、充满力量感的大手牢牢托住。两种截然不同的触感在光线中心形成了强烈对比。苏晏如甚至能清晰地感觉到他虎口处一层粗粝的硬茧,轻轻着她手腕内侧细嫩的皮肤。他的体温隔着薄薄的厨房袖布料传递过来,灼热,坚定。

而他那带着薄茧的手指,因为发力托住她,微微陷入了她手腕周围的里,带来一种微妙的、难以忽视的触感。那感觉清晰得像电流,从被接触的皮肤表层一路窜到心尖,引起一阵细微的战栗。苏晏如的手不自觉地僵了一下。

“啊…抱、抱歉!”旁边的李婶看到自己闯的祸,立刻叫了起来,下意识地伸手想去扶正托盘。她一紧张,手上刚捏了一半还没封口的青团瞬间脱手,滴溜溜滚了下来!

“小心!”

“哎哟我的团子!”

几个声音同时响起,带着点慌乱!

一首安静站在角落的小学徒反应极快!他一首关注着这边,在光线变换的瞬间,他看到那只圆溜溜的青团掉下操作台,几乎是本能地探身伸手去捞!

李婶的手也恰好伸向了托盘方向!

苏晏如手腕还被沈怀谦托着,身体因为想避开李婶伸过来的手和滚落的青团而本能地微微后仰!

而沈怀谦,他一手稳稳举着手机补光,一手牢牢托着苏晏如的手腕,看到那只滚落的青团和旁边伸出来的两只手,几乎是下意识地、用托着苏晏如的那只手手腕,极其轻微地、带着极强的方向控制力,将苏晏如的手腕连同她手上那团翠绿的糯米粉球,往后侧方带了一下!

动作幅度很小,但足够让苏晏如避开那即将发生的、带着粘腻面团与皮肤的混乱碰撞!

小学徒的手指险险地从半空中捞到了那只滚落的青团!

而李婶的手也稳稳扶正了那个被碰歪的托盘,托盘里倒扣的手机发出的主光源重新恢复了均匀明亮!

混乱只在一瞬间就结束了。

苏晏如被沈怀谦手掌带来的那一点微小却精确的力道带开,站稳脚跟,手腕内侧那粗粝触感和滚烫温度带来的奇异麻痒感还没消退,心脏却因为刚才那短暂又略带混乱的插曲而怦怦急跳起来。

光线稳定地亮着。她低头看了一眼,自己手上那团碧绿的糯米粉球安然无恙地躺在掌心。苏晏如下意识地抬眼看向沈怀谦。

他依旧举着手机给她补光,神情专注平静,仿佛刚才那瞬间的混乱和那不动声色的微小保护动作从未发生过。只有托着她手腕的那只大手,掌心依旧干燥温热,稳固有力。指节因为持续稳稳地托举而微微泛出用力的骨白。

他的眼神清澈地落在她手中那团象征着春意的绿色糯米粉上,声音不高,刚好盖过旁边邻居们因为混乱结束而再次响起的、充满庆幸和玩笑的谈笑声:

“光调稳了,”他停顿了半秒,目光专注地看着她掌心的绿,“现在揉吧?”

他托着她手腕的力道,没有一丝一毫的松懈,带着一种理所应当的平稳,仿佛在帮她稳定一件易碎的艺术品原料。光线从上方洒下,在他专注的侧脸上投下睫毛长长的阴影。旁边桌上一根点燃的蜡烛,炽热的蜡油无声地融化、堆积,最终承受不住自身的重量,凝结成一颗晶莹剔透、欲滴的淡黄色烛泪,悄然落在木质的桌面上。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