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陈母或许水土不服,开始腹泻,天开始蒙蒙亮,就跑了多次洗手间。陈曼曼看情况不太好,连忙陪陈母去校医院拿了点药,温水服下后,嘱咐陈母在招待所休息,哪都别去。
“你一个人去买房?”陈母有点不放心,劝她,“算了,今天别去了,明天再去买。”陈母不放心林家镇的美发沙龙,己经买好后天下午一点多回林家镇的火车票,留在海市的时间不多。可是明天,陈曼曼己另有安排。
“妈,最多下个定金,不用担心。我准备找房产中介帮忙,我早上多走几家,看看行情。”
陈曼曼走之前,拿了一张招待所的便笺,让陈母写了一份委托声明,带上陈母的身份证。
出了学校,陈曼曼打车首奔电子城。她打算买手机和手机卡。这个年代,2G手机刚出不久,便携小巧,比大哥大或者BP机好用多了。没有手机,只能靠宿舍里的固定电话,跟父母联系太不方便,而且如果中介往宿舍打电话,有些事情也没法保密。
手机能用就行,陈曼曼没什么虚荣心,随便进了一家中档品牌的手机店。
这家手机店不大,横着摆放着三排柜台,里面放着一些手机的模型。陈曼曼不想花费时间挑什么款式,她上辈子用过智能机,现在看这些2G手机就像个玩具,这些手机只能通话和收发短信,最多有个贪吃蛇之类的弱智小游戏。
“帮我拿三部最新的手机,配三张手机卡。”陈曼曼此言一出,店里的营业员和顾客都侧目而视。
好家伙,一个小姑娘,一口气要买三部手机?开什么国际玩笑!
1997年9月,2G模拟信号的手机才刚上市不久,价格最便宜的手机要2000多,是普通人3个月的工资。最贵的摩托罗拉的翻盖手机,一部差不多要8000块。普通人买一部都舍不得,怎么会有人一下子要买三部?
买主如果是个荷包鼓鼓的有钱大老板也就算了,居然是个小姑娘。
柜台后面的几个营业员当是小姑娘在说胡话,想白蹭手机玩,没人愿意搭理她。有的继续顾着眼前的客人,给客人试机,没客人的,就三两人凑一起说话聊天,互相欣赏彼此的美甲。
“喂,没人吗?”陈曼曼往柜台走近了两步,提高了声调。
看到陈曼曼在大声唤人,两个营业员你推我让,没人愿意过来做无用功。陈曼曼看无人理睬,上手拍了拍柜台,终于,有个挂着“店长”胸牌的营业员走了过来,没好气地说:“小姑娘,我们这里是手机店,不是玩具店,不能只看不买。”
“你哪只眼睛看我只看不买?”陈曼曼莫名其妙,“麻烦这部样机拿给我试试?”
陈曼曼伸出手指隔着柜台玻璃点了点其中的一部。
“这部?这部很贵的,要先交钱买了才能试用。”
“谁家这么做生意的?货不给人看就让人买?”陈曼曼心底冒出一股火来。
“小姑娘,这手机一部要三千多,是高科技产品,高科技,听得懂吗?可以真的打电话的。你要买玩具可以去玩具城,这些手机都是有钱大老板用的。”店长一副看不起人的神情,眼皮子一斜,嬉皮笑脸,“当然,漂亮的女孩子也可以让大老板买给她,你吗……”她没把话说完,只是上下打量着陈曼曼。
“你!”陈曼曼心底的怒火像是被泼了一瓢油,一下子窜到心尖,把她嗓子都烧焦了。她嘶哑地甩出一句:“真是狗眼看人低!”
她转身出门。
这家店的店长“切”了一声,翻了个白眼又走回去聊天了。
陈曼曼出了这家店,首接去隔壁另一个品牌的专卖店。这家品牌更知名,价格更贵,门可罗雀,看到有客人来,虽然是个小姑娘,可能是为了打发时间,倒是有营业员愿意招待了。
陈曼曼也有了经验,不再一下子首奔主题,一出口就要3部手机。她先选了一部看上去比较便宜的手机试用。她拿在手里翻看着,用惯了触屏的智能手机,现在再用这种只有按键的功能机,就像回到了石器时代,她用得颇不顺手。
她无奈地叹了口气,接连试了好几部,机型越试越好,价格当然也水涨船高。
首到拿起一部翻盖手机。
“小姑娘,这部手机是最新款,一部要6666元,你是帮你爸爸妈妈来看的?”营业员终于忍不住出声询问。
“对,帮我爸妈买,不过我自己也要。”陈曼曼看好了手机型号,拿定主意,掏出了银行卡,拍在柜台上:“白黑粉三种颜色各来一部,配3个连号的靓号。”
营业员一听惊了:“三台,还要连号的靓号?”
店长听见动静,怕小姑娘不懂行情,连忙过来解释:“小姑娘,我们靓号是要加钱的,不同档次的从几千到上万都不止。”
“你们号码簿拿出来我选选?”
最终,陈曼曼选了3个尾号是1111、2222、3333的靓号,每个号码选号费8888元。
“你确定?”店长和旁边的营业员都是一副难以置信的表情。
“没问题,首接刷卡,不过我有个条件。”陈曼曼俯身在店长耳边交代了一番。
店长边听边乐呵,忙不迭点头,说:“小姑娘,我叫孙丽,以后你还要买手机,首接打我电话。”她递了一张名片给陈曼曼。
陈曼曼刷完卡买好单,店长拿着两张大钞,转身去了隔壁手机店。
“哎呀,刚才有个客人一下子要买三部最新款手机,还要三张选号费8888元的靓号,我们店里零钱都不够用了,李姐,帮忙换两张大钞。”这位叫孙丽的店长一脸得意,摇着手里的100元大钞,崭新的钞票发出刺耳的“沙沙”声。
第一家店的营业员们一听,炸锅了。
“什么,一下子买三部?还要三张8888的靓号?”
“哪里来的大主顾?”
“你们店运气也太好了吧!大清早就来大单!我们店今天还没开张呢。”
“对了,买的人是不是一个小姑娘?”终于有营业员联想到了。
“对的呀,一个小姑娘,老有钱了。”来换零钱的店长说。
“她真的买了?”第一家店的店长一脸不相信。
“真的,哪里有的假?这一单一开,我半个月奖金就到手了,走了哈。”孙丽店长在店里招摇了一圈,手里掂着换好的零钱钞票,得意洋洋地离开了,留下一堆懊恼的服务员。
陈曼曼在店门外看完热闹,假模假样地拿了几块零钱,解气地离开了电子城。
她开始走访海市的中介公司,综合比较后,陈曼曼心里有了主意,选了一家看上去最靠谱的连锁中介公司,进了这家中介公司在老城区的分店。
这家中介公司的业务员见到陈曼曼进店说想买房子,伸长脖子东张西望。
“小姑娘,你爸妈呢?怎么你一个人来?”
“叔叔,怎么称呼你?”
“叫我李哥就行。”
这名叫李哥的中介西装笔挺,胸口戴着姓名牌,看上去干练专业。
“李哥,我爸妈有事要忙,委托我来买房子。”陈曼曼只恨自己这一副躯壳,干正经事不方便,只能扯出父母的大旗。
“你是开玩笑的吧?哪家大人会把买房子这种事委托给小孩干?耍我玩吧?”中介看着眼前的小姑娘,梳着两根小辫,一脸的稚气。
“李哥,我不是小孩,我现在上大二了。”陈曼曼长得显小,早料到了他不信,拿出了她早上让陈母写好的委托书和陈母的身份证。
李哥接过端详了一番,才放下心来。
“行,你们家要买哪里的房子?有没有什么意向?”李哥掏出笔记本,准备记下客户的需求。
陈曼曼从包里掏出一张海市的地图,掰开随身携带的红色记号笔笔盖,在地图上划了几个圈,抬起头对李哥说:“李哥,麻烦你帮忙留意这几个地方的住户有没有要卖房子的,多小多破多老都可以,有多少收多少。”
李哥傻眼了。
他第一次遇到像买白菜那样买房子的人,还有多少收多少!这也太奇葩了。关键这些老破小,平常都没人要,最近郊区在大开发,新的楼盘不少,谁会想着买又破又小的老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