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 > 穿越古代去摆摊 > 第六十八章 百姓上军营

第六十八章 百姓上军营

西北的风裹挟着沙砾掠过军营的旗杆,将猎猎作响的军旗磨出毛边。姜雨薇正跟着军医辨认药匣里的当归与川芎,忽听得营外传来一阵喧闹。她掀开帐帘,只见夕阳将营门染成琥珀色,数十个百姓模样的人推着装满物什的木车,在亲兵的指引下往校场方向走去。

"这是?"姜雨薇拦住匆匆而过的春桃。

"回娘娘,是附近村落的百姓送东西来了!"青桃脸颊泛红,眼中透着兴奋,"听说是感谢大将军前些日子派人帮他们修缮水渠!"

姜雨薇心头一动,想起父亲曾提过,入夏后几场暴雨冲垮了山脚下的灌溉渠,西北军便派了三百将士前去帮忙。她抬脚往校场走去,粗布麻衣的下摆被风掀起,露出绣着并蒂莲的月白裙角——这是她特意换上的便于行动的装束。

校场中央,姜正山正与几个老农交谈。老人枯树皮般的手上捧着个竹篮,里面盛着紫黑透亮的野果,表皮还凝着细密的水珠。"大将军,这是后山野林里的黑刺李,酸甜开胃,最适合给将士们解乏!"为首的老农声音沙哑,却字字恳切,"还有这些草药,都是老婆子采的,止血消炎最是灵验。"

姜雨薇凑近细看,竹筐底层铺着干枯的艾草、带刺的苍耳,还有几株根茎粗壮的黄芪。她突然想起在现代看过的野外生存纪录片,这些看似普通的植物,在物资匮乏的边疆,确实是难得的宝贝。

"使不得使不得!"姜正山连忙推辞,"帮百姓修渠本就是分内之事,怎能收你们的东西?"

老农急得首跺脚:"大将军这是要折煞我们!去年马贼抢粮,要不是您连夜派兵救援,我们全村人都得饿死!这些野果草药,您要不收,乡亲们今晚都睡不安稳!"

僵持间,姜雨薇走上前,从竹篮里拈起一颗黑刺李。果实圆润,指尖触到的绒毛带着山林的凉意。"父亲,"她转身看向姜正山,"百姓们的心意最是珍贵,不如这样,我们按市价折算成银钱,再买些米面粮油送回村里?"

姜正山一愣,随即哈哈大笑:"还是丫头机灵!来人,取二十两银子来!"

老农涨红了脸,还要推辞,姜雨薇己将银子塞进他手里:"老伯,就当是我们向您买的。往后若有需要帮忙的,尽管来军营说。"她的目光扫过人群中几个衣衫褴褛的孩童,又道,"过些日子,我会让人送些笔墨纸砚来,孩子们也该读书识字。"

人群中响起此起彼伏的道谢声。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突然跑出来,将一束淡紫色的野花塞到姜雨薇手中:"送给漂亮姐姐!"花朵带着露水,混着青草香,在暮色中轻轻摇曳。

当晚,军营厨房飘出阵阵酸甜香气。伙夫将黑刺李洗净熬成果酱,分发给每一个营帐。姜雨薇尝了一口,浓郁的果酸在舌尖炸开,恍惚间竟吃出几分现代草莓酱的味道。她捧着陶碗来到校场,只见将士们围坐在篝火旁,一边抹着果酱吃烤馕,一边说笑。

"娘娘也来尝尝?"李猛掰下半个烤得金黄的馕,热情地递过来,"这黑刺李果酱配烤馕,比京城的点心还好吃!"

姜雨薇笑着接过,咬了一口。酥脆的馕裹着酸甜的果酱,烟火气混着果香,竟有种别样的美味。她望向星空下此起彼伏的营帐,突然明白父亲为何总说"民心比城墙更坚固"。这些来自百姓的馈赠,或许比不上皇宫里的山珍海味、奇珍异宝,却饱含着最真挚的信任与感激。

第二日清晨,姜雨薇带着春桃和几名侍卫,赶着装满粮食的马车前往村落。晨光中,成片的胡杨林泛着金色的光芒,远处的祁连山终年不化的积雪在阳光下闪烁。村口的老槐树下,百姓们早己等候多时,看到马车,纷纷围上来帮忙搬运物资。

"姑娘快进屋喝碗羊奶!"一位老妇人拉着姜雨薇的手,硬往她手里塞了个热气腾腾的烤红薯,"昨儿个听当家的说,您要给孩子们办学堂?"

姜雨薇点点头,剥开红薯皮,香甜的热气扑面而来:"只是些力所能及的事。我想着,等学堂办起来,让军营里识字的文书来教书,孩子们既能学知识,也能学些防身的本事。"

老妇人抹了把眼泪:"菩萨保佑啊!我们这些泥腿子,就盼着娃娃们能有出息......"

回程路上,姜雨薇的袖中还留着烤红薯的余温。她望着车窗外飞驰而过的戈壁,心中涌起一股从未有过的充实感。在皇宫里,她是被困在金丝笼中的皇后;而在这西北大地,她终于找到了自己的价值——原来真正的自由,不是随心所欲的放纵,而是用自己的力量,去守护、去温暖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此后的日子里,军营与村落之间的往来越发频繁。百姓们送来新鲜的野菜、自酿的土酒,将士们则帮着修缮房屋、开垦荒地。姜雨薇跟着军医和老农学习辨认草药,将现代的急救知识与传统的土方子结合,在军营里办起了简易的医馆。每当看到受伤的将士和生病的百姓经她之手渐渐康复,她就觉得,这西北的风沙再大,也吹不散心中的暖意。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