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红星轧钢厂内消息飞传,技术科也公布了考核细则。
理论与实践操作,各占五十分。
理论考金属材料特性、工艺流程、技术制图;实践则是在西小时内车削打磨一个复杂传动轴承,精度标准保密。
消息一出,钳工车间炸了锅。
“传动轴承?我的天!”一个学徒脸都白了,“那玩意儿公差严得要命,差一丝就全完了!”
老张摸着下巴,神情凝重:“这可不是闹着玩的。传动轴承的精度,连我这老师傅都不敢打包票。”
“西个小时?开玩笑吧!”另一学徒哀嚎,“我平时车个简单零件都要大半天!”
王小虎倒是兴奋,握拳道:“怕什么!咱们天天练的就是这个,拼了!”
陈玄静立一旁,听着众人议论。
传动轴承,于修真界炼器不过是基础传力构件,让能量在部件间流转罢了。
“小陈,你怎么看?”老张突然发问,车间里瞬间安静。
“应该不难。”陈玄平静道,“无非是理解材料特性,掌握力的传导规律。”
“哈哈哈,听听这话!”王小虎嘲笑道,“陈玄,你该不会以为上次锉个轴套,就真成师傅了吧?这次可是传动轴承!”
陈玄面色不改:“考核见真章。”
接下来的日子,整个车间进入紧张备考。
理论上,学徒们抱着厚厚的技术手册死记硬背。
“45号钢淬火温度850度”,“铸铁切削速度每分钟25米”,一个个念叨得头昏脑胀。
实践上更是鸡飞狗跳。
平日看似熟练的操作,关键时刻就手忙脚乱。车床嗡鸣,切削液飞溅,废料遍地。
王小虎算是佼佼者,也常因细节失误,致半日努力白费。
“妈的!又差了零点一毫米!”他拿着卡尺,对着刚车出的零件怒吼,“这传动轴承的公差太严了!”
其他学徒亦唉声叹气,快被折磨疯了。
陈玄偶尔旁观,更多时候在看书。技术手册、工艺资料,乃至老旧机械原理书籍,他都翻得仔细。
“陈哥,不练实际操作吗?”有位学徒好意提醒,“光看书可不行,这考试要动真格的!”
“看书也是学习。”陈玄合上《机械制图基础》,“理论不扎实,实践必然出问题。”
王小虎在旁撇嘴:“装什么装,到时候上了车床就知道厉害了!”
实际上,陈玄正做着无人能想之事——将修真界知识体系与现代机械原理融合。
夜深人静,陈玄独坐床边,轻抚玉佩,意识沉入内心深处。
“心境推演”悄然启动。
意识空间中,虚拟车间浮现,车床、工具、材料,乃至切削液气味皆清晰可感。
陈玄“操作”虚拟车床,思维模式迥异于常人。
在他眼中,金属非冰冷材料,而是具特定能量结构的“法器原料”。
钢铁分子排列如阵法纹路,需顺其“纹理”加工;车刀切削角度,对应“破法”最佳切入点;转速与进给量,则是能量输入的节奏控制。
最关键的,传动轴承核心功能,力的传递转换,与修真界法器“能量导流”如出一辙。
“原来如此。”陈玄睁眼,嘴角微扬,“万法归一,殊途同归。”
“知识活化”此刻触发!
修真界炼器对材料内在结构的精准把握,瞬化为对金属晶体排列的深层理解。
法器能量导流设计,完美化为对传动系统力学原理的透彻掌握。
连符文雕刻的精细手法,亦无缝应用于机械加工精度控制。
陈玄感神识微震,似有物事在大脑深处被彻底点亮。
次日上班,他的表现立引轰动。
理论学习上,那些让学徒抓狂的公式参数,他近乎过目不忘。更能从根本原理出发,推导各种应用场景下的最优解。
“陈哥!陈哥!”一学徒急匆匆跑来,“这切削参数怎么选?我试了十几种组合,要么效率低,要么表面粗糙得要命!”
陈玄淡然扫过:“你想要什么效果?”
“既要效率高,又要表面光洁度好。”
“那就需要平衡。”陈玄在纸上写下数字,“转速1200转,进给量0.15,切削深度0.8。记住,冷却液充分,角度控制在75度。”
学徒将信将疑调试,结果——
“我的天!这效果也太好了吧!”学徒惊呼,引来一群人围观。
众人看着那光洁如镜的金属表面,全都傻眼。
“陈哥,你这是怎么算出来的?书上可没这么详细啊!”
“书上是死知识,要结合实际灵活运用。”陈玄淡然道,心中思忖如何控制暴露程度。
王小虎在旁听得眼皮首跳,脸色愈发难看。
这家伙的理论,何时变得这么强了?
但真正让众人震撼的,还是实践。
距离正式考核还剩半月的这日下午,车间主任宣布模拟实操。
“今天大家都试试手,提前熟悉考试流程。”主任环视一圈,“每人一次机会,材料有限,珍惜点。”
学徒们摩拳擦掌,心里却紧张得要命。
王小虎第一个上场,毕竟他平日成绩最好。结果忙活三小时,做出的轴承虽能用,精度明显不够。
“唉,还是差点意思。”老张摇头叹息。
接下来几名学徒表现更一般,有的甚至首接报废。
轮到陈玄,车间里瞬间安静,李怀恩则不动声色站在远处偷看着。
“陈玄,慢点来,别急。”主任善意提醒,“第一次做复杂零件,出错很正常。”
“谢谢主任。”陈玄点头,走向车床。
王小虎在旁冷笑:“某人又要开始表演了,大家都睁大眼睛看好了!”
然而,陈玄立于车床前瞬间,整个人气质骤变。
启动车床,调整转速,固定工件,每一步都胸有成竹,动作流畅如行云流水。
“咦?这手法……”老张眯起眼。
车刀接触工件,一道细密铁屑如银河洒落。切削声均匀有序,无丝毫颤抖停顿。
更奇的是,陈玄加工时几乎不用量具。他的手似能感知微米级差异,每一刀都恰到好处。
车间里渐趋安静,所有人都被这近乎艺术的操作震撼,比之初来那日锉轴套时更甚。
“这……这真是第一次做?”有人喃喃。
半小时后,一个精美传动轴承现于车床,表面光洁如镜,尺寸标准得仿佛机器打磨。
车间内鸦雀无声,众人呆望着那个完美轴承。
老张颤手拿起卡尺,仔细测量数遍,脸色愈发不可思议。
“精度……误差不到0.02毫米!”老张声音发颤,“这等精度,厂里的六级工都不敢保一次成功!”
车间内再度炸锅!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王小虎脸色苍白,抢过卡尺自测,结果更令他绝望。
“陈哥,你这是……怎么做到的?”之前那位好意提醒过他的学徒,结巴着问。
“练习而己,”陈玄擦擦手,语气平淡得仿佛刚做了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多想想原理,自然就明白了。”
他心中却暗自警惕,刚才表现是否太过?
果然,远处偷看的李怀恩脸色阴沉,目光闪动。
此后,陈玄在车间地位更是天翻地覆。
学徒们主动向他请教,连一些老师傅亦会与他探讨技术。
但陈玄知道,这只是开始,大麻烦还在后面。
不过那又如何?
既决定抓住这次机会,他便不藏拙了。
索性来个不鸣则己,一鸣惊人!
至于后续麻烦,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化神天劫尚不惧,又岂会怕凡人这些勾心斗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