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言情 > 文娱:我靠文抄统治乐坛 > 第51章 《牵丝戏》

第51章 《牵丝戏》

屏幕上,《牵丝戏》的曲谱如同一幅神秘的画卷,等待着被解读和演绎。

苏柠再度坐在了钢琴前,手指轻轻搭在钢琴键上,一阵悠扬且略带神秘色彩的旋律随之流淌而出。

她微微扬起头,缓缓地轻启朱唇,那一刻,仿若时光都因她而骤然静止。

“嘲笑谁恃美扬威。”

“没了心如何相配。”

“盘铃声清脆。”

“帷幕间灯火幽微。”

“我和你,最天生一对。”

“没了你才算原罪 。”

“没了心才好相配。”

“你褴褛我彩绘。”

“并肩行过山与水。”

“你憔悴 我替你明媚。”

“.........”

观众们听到后,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牵引,心弦微微颤动。

但在范郑明和陶磊这类词曲家耳中,一听就知道这首歌足以与《赤伶》相媲美。

“............”

“兰花指轻捻,红尘似水。”

“三尺红台,万事入歌随风吹。”

“唱别久悲不成悲。”

“十分红处竟成灰。”

“愿谁记得谁。”

“最好的年岁。”

“............”

歌曲的高潮部分,苏柠戏腔的运用将傀儡翁与木偶之间的情感纠葛展现得淋漓尽致,使得听众们能够更加深入地感受到歌曲中的悲伤、眷恋和无奈。

“我草,又是戏腔!”

“歌词中的三尺红台是什么?”

“盲猜是传统木偶戏的表演舞台。”

“整首歌充满了古风意味。”

“6号创作人到底是谁?”

“网络大佬不给力啊!”

“真是绝了,这戏腔唱得太有味道了!”

“............”

“风雪依稀秋白发尾。”

“灯火葳蕤 揉皱你眼眉。”

“假如你舍一滴泪。”

“假如老去我能陪。”

“烟波里成灰 也去得完美。”

当最后一个音符渐渐消散在空气中,歌曲终于缓缓落下帷幕。

然而,观众们却似乎没有从那美妙的氛围中回过神来,他们依旧沉浸在音乐所带来的感动和震撼之中,久久难以自拔。

苏柠此刻内心十分满意,看现场的效果,这波“装王”的操作,充分满足了她的虚荣心与表现欲。

当然,连续成功演绎两首高品质歌曲,无疑使苏柠在众人心中的形象大幅提升,她的音乐才华也获得了更广泛的认可。

但这也让不少人心中产生了危机感。

毕竟,这样一位能驾驭各种创作风格的词曲人,其潜力无疑是巨大的。

他们担心,随着她的名气与日俱增,会有更多的资源向她倾斜,让其他音乐词曲人在竞争中处于更加不利的地位。

毕竟,在这个日新月异的音乐圈,能够持续创作出令人耳目一新的作品并非易事,而苏柠显然己经在这方面展现出了非凡的才华和潜力。

不仅如此,就连歌手们也萌生了危机意识。

毕竟,苏柠所展现出的创作才华实在是太过耀眼,令人难以忽视。

然而,这还不是全部。

更令人惊叹的是,苏柠的唱功己经达到了可以与专业歌手相媲美的水平。

她拥有清澈纯净的嗓音,能够轻松驾驭多个音域,无论是低沉婉转之音,还是高亢嘹亮之调,都能游刃有余地展现。

她对音准和节奏感的把握精准无误,每一句歌词都仿佛具有穿透听众灵魂的力量。

尽管她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例如在舞台经验和控场能力方面较为欠缺。

然而,这并不影响她在音乐领域展现出的独特魅力和蕴含的巨大潜力。

毕竟,对于这样一位年轻且才华横溢的音乐创作人而言,舞台经验和控场能力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积累和提升。

而苏柠在创作和演唱方面所具备的天赋,足以支撑她在未来的音乐道路上稳步前行,成为一颗熠熠生辉的明星。

毫不夸张地讲,凭借现有的创作歌曲,苏柠己然跻身二线明星之列。

观众们逐渐从沉浸中回过神来,刹那间,现场爆发出震耳欲聋、如雷鸣般的掌声,那磅礴的声势仿佛要将整个场馆的屋顶掀翻。

主持人秉持着良好的专业素养,他手持麦克风,脸上洋溢着微笑,用那极具磁性的嗓音缓缓说道,“在今天的舞台上,我们将见证一颗新星熠熠升起。”

“观众们热烈的掌声,己然向我们的6号创作人表达了对她的高度认可与赞赏。”

“此刻,她不仅是舞台上的焦点,更是所有人心中的那颗最亮的星。”

“让我们共同期待,这位年轻的音乐创作人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够带给我们更多惊喜和感动。”

“接下来,有请评委们对《泡沫》和《牵丝戏》这两首歌曲予以点评。”

随着主持人的话语落定,镜头转向了评委席。

任静率先开口,她的声音温和而有力,“《泡沫》的歌词通过生动的意象、丰富的情感变化和深刻的矛盾挣扎,表达了主角对爱情复杂而真实的感受。”

“我个人对这首歌十分喜爱,6号创作人能否分享一下这首歌的灵感来源呢?”

任静的声音轻柔而坚定,仿佛带着一种无法抗拒的力量。

苏柠毫不犹豫地回应道,“这首歌的灵感来源就在现场。”

“我不经意间留意到前排的两位小朋友正在吹泡泡,那些泡泡在空气中悠悠飘荡,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愈发美丽。”

“没过多久,小朋友开始用手逐个将泡泡戳破。这让我联想到,谎言就如同泡沫,虽然美丽动人却十分脆弱,容易破灭,而破灭的一刻更让人心碎。于是,我就有了创作的灵感。”

摄像镜头伴随着苏柠的话语,在前排观众中缓缓移动起来,最终定格在了手持泡泡机的两个小朋友身上。

他们的父母正温柔地注视着他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这一幕,与苏柠所描述的歌曲背后的情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种对比,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感受到了创作的魅力,以及音乐如何能够跨越年龄与经历,触动人心最柔软的部分。

“我的最后一个问题,我是否可以购买《泡沫》的版权?”

任静的声音里透着一丝急切与期待。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