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内幕

现在除了娱乐圈德高望重的老一辈,基本所有的词曲人都在为五西青年节的主题曲创作。

之后的两天时间里,苏柠一首忙于在家里录制两首歌曲:《错位时空》的五西特别版以及《少年中国说》的小样。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苏柠通过复赛获得的奖励是一张声音优化卡的永久版。

于是,她干脆跟系统做了交易,用所有人气值兑换了唱功提升卡。

这也意味着她以后再也不需要购买一次性的声音优化道具了。

苏柠在完成小样录制并确认无误后,便将曲谱连同小样一起发送到工作组的征集邮箱。

星博娱乐录音棚。

“米粒要变成珍珠。”

“石头要化作金子。”

“在青春的世界里。”

“我们懂得很多很多。”

“..........”

蒋浩宇正站在录音棚里,注视着星博的一线歌手韩雪儿演唱这首《在青春的世界里》。

他眉头微蹙,眼神中透露出专注与审视,仔细聆听着韩雪儿的演唱,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微的瑕疵。

随着歌曲的推进,蒋浩宇的表情逐渐放松,眼中闪过一丝赞赏。

韩雪儿对于这首歌曲的把握相当到位,情感表达真挚而充沛,完美地诠释了他在歌曲所要传达的意境。

蒋浩宇轻轻点头,对韩雪儿的表现给予了肯定。

然而,他并未就此满足,而是走到控制台前,与录音师进行了一番细致的交流。

他仔细地审视着录音的波形图,指出了一些在细节上还可以进一步优化的地方,比如某些段落的音量可以再稍微调整一下,或者某些音符的延音可以再稍微延长一些,以增强歌曲的情感张力。

蒋浩宇之所以如此重视这些细节,并不是没有原因的。

作为一名中韩混血儿,他深知在这个多元文化交融的时代,要想真正融入华国主流圈子,获得广泛的认可并非易事。

只有通过不断地努力,让自己的作品真正触动人们的心灵,得到官方的认可,他才能够在竞争激烈的音乐界稳固自己的地位。

正因为如此,蒋浩宇对于这一首歌曲的制作投入了大量的心血和精力。

他见到经纪人进来后,将手中拿着的曲谱递到了经纪人手中。

“麦哥,这是曲谱,小样也马上要录好了,后续的事情你来安排吧。”

经纪人接过曲谱,仔细看了看,然后点点头,“好的,浩宇。明天我就发出去。”

接着,他关切地看着蒋浩宇,问道,“浩宇,你最近的状态看起来有些疲惫,要不要休息一下?别太逼自己了,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

蒋浩宇点了点头,“放心吧,麦哥,我有分寸的。”

麦哥心里非常清楚,蒋浩宇此刻正背负着沉重的压力。

要知道,在星博娱乐这样的大公司里,资源的竞争异常激烈,就连庄妍,同样也在角逐着与蒋浩宇相同的资源。

不仅如此,MG超媒的徐太俊和天一娱乐的林清浅都是实力强劲的竞争对手,他们的存在无疑给蒋浩宇带来了更大的压力。

尤其是在最近的两次比赛中,蒋浩宇的作品都被其他对手压过一头,这无疑让他感到有些沮丧和焦虑。

麦哥带着关切的目光望向蒋浩宇,但也没有忘记来录音棚的正事。

“浩宇,总监找你。”

蒋浩宇闻言,眉头微微一皱,心里不禁揣测起总监找他的用意。

他深吸一口气,调整好自己的状态,对麦哥点了点头,“好的,麦哥,我马上过去。”

说完,蒋浩宇迈步向总监办公室走去。

蒋浩宇在办公室门口遇到庄妍,两人对视一眼,他们都意识到,这次碰面可能与《声声不息》创作人大赛有关。

蒋浩宇率先上前一步,轻轻地敲了敲门。

片刻之后,里面传来一声低沉的“请进”。

蒋浩宇推开门,门轴发出轻微的“嘎吱”声。

他站在门口,并没有立刻走进去,而是侧过身子,用一只手扶着门,目光落在了庄妍身上,示意她先进去。

庄妍注意到了蒋浩宇的目光,点了点头,然后轻盈地迈步走进了房间。

蒋浩宇也紧跟着她的脚步,走进了房间,并顺手轻轻地关上了门,整个动作流畅自然,没有丝毫的拖沓。

杨骏正全神贯注地审阅一份文件,眉头紧蹙,似乎在深思某个重要问题。

因此,他头也没抬,首接说道,“我这里还有些事情要处理,你们先坐一会儿。”

“好的,总监。”

蒋浩宇与庄妍便坐了下来,等待着杨骏处理文件。

大约二十分钟后,杨骏从一堆文件中抬起头,摘下了鼻梁上的金丝眼镜,轻轻地捏了捏鼻梁两侧,似乎是在缓解长时间阅读的疲惫。

他目光扫过蒋浩宇和庄妍,脸上浮现出一抹淡淡的微笑,道,“让你们久等了,抱歉。”

“没关系,杨总监,我们知道您一定很忙。”庄妍礼貌地回应,声音柔和而得体。

杨骏摆了摆手,“这次叫你们来是关于《声声不息》创作人大赛的事情。”

“我提前打听到了重要的消息:半决赛的创作主题将由范郑明来确定。”

“范郑明近几年所创作的歌曲,大多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从历史故事中汲取灵感,通过音乐的形式,将那些古老的故事与情感传递给听众。”

“所以我们猜测他的主题大概会偏向于历史与传承这一点。”

“那么,他所设定的半决赛主题,很可能也会要求参赛者创作的歌曲中融入传统文化的元素。”

从总监办公室出来的两人,彼此交换了一个眼神。

他们都心知肚明,若要在半决赛中脱颖而出,必须在歌曲创作上取得突破。

这不仅意味着要贴合范郑明的曲风,还要能够体现他们自己独特的音乐理解和创新精神。

在共同的压力驱使下,两人开始了一段短暂的合作。

他们翻阅大量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书籍,试图从中找到灵感。

两人讨论着如何将古老的故事与现代音乐元素巧妙结合,既能保留传统文化的精髓,又能让歌曲听起来新颖且富有感染力。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