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悬疑 > 深巷里面的诡影 > 第74章 祠堂中的密室

第74章 祠堂中的密室

祠堂大门轰然关闭,沉闷的撞击声在空旷的空间里回荡,震得人心头发紧。

周承砚只觉得后背一阵发凉,一股寒意顺着脊椎首冲头顶,他猛地转身,手电筒的光柱死死锁定着那道佝偻的身影。

“老人家,你这是什么意思?”周承砚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他强压下心头的恐惧,试图用言语稳住局面。

那老人却仿佛没有听到他的话,依旧咧着嘴,露出一个诡异的笑容。

他缓缓抬起手中的拐杖,指向周承砚,干枯的手指如同老树枝般,带着令人作呕的腐朽气息。

“嘻嘻…既然来了,就…就不要走了…”老人的声音沙哑得如同砂纸摩擦,每一个字都像是从地狱深处传来,带着令人毛骨悚然的寒意。

苏九娘脸色苍白,她死死地盯着那老人,她能感觉到,眼前这个所谓的“守庙人”,并非人类,而是一种更为可怕的存在。

“小心,他不是人。”苏九娘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肯定。

周承砚心中一凛,他知道苏九娘的判断绝不会错。

他迅速后退一步,与苏九娘并肩而立,警惕地注视着那老人。

祠堂内的气氛变得愈发诡异,阴风阵阵,吹得人汗毛倒竖。

周围的温度骤然下降,仿佛置身于一个巨大的冰窖之中。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令人作呕的腐臭味,混杂着淡淡的血腥气,让人感到一阵阵的恶心。

那老人似乎并不急于动手,他依旧拄着拐杖,一步一挪地向他们走来,脸上的笑容愈发诡异。

他每走一步,祠堂内的阴气就浓郁一分,仿佛有什么东西正在苏醒。

周承砚不敢大意,他缓缓抬起手中的打火机,试图用火焰驱散周围的黑暗。

然而,打火机的火焰却如同风中残烛般,忽明忽暗,仿佛随时都会熄灭。

“咔哒,咔哒…”

周承砚连续按动打火机,却始终无法点燃。

他心中一沉,知道情况不妙。

在这阴气极重的地方,普通的火焰根本无法发挥作用。

苏九娘见状,从袖中摸出一枚铜钱,咬破手指,将一滴鲜血滴在铜钱之上。

她口中念念有词,铜钱在她手中缓缓旋转,散发出一丝微弱的光芒。

“临兵斗者皆阵列在前!”苏九娘低喝一声,猛地将铜钱掷向那老人。

铜钱划破空气,带着一丝血光,准确地击中老人的额头。

然而,令人惊讶的是,铜钱并没有对老人造成任何伤害,反而像击中了一块坚硬的石头般,发出“叮”的一声脆响,随即掉落在地上。

老人似乎被铜钱激怒,他停下脚步,缓缓抬起头,露出一双猩红的眼睛。

那双眼睛里充满了怨毒和仇恨,仿佛要将世间的一切都吞噬殆尽。

“桀桀…”老人发出一阵令人毛骨悚然的怪笑,声音尖锐刺耳,如同夜枭的鸣叫。

随着老人的怪笑声,祠堂内的阴气瞬间爆发,如同决堤的洪水般,向周承砚和苏九娘涌去。

周承砚只觉得眼前一黑,仿佛被一股强大的力量击中,整个人向后倒飞出去。

“砰!”

周承砚重重地摔在地上,只觉得五脏六腑都移了位。

他挣扎着想要站起来,却发现浑身无力,仿佛被抽空了所有的力气。

苏九娘的情况也不容乐观,她脸色苍白如纸,嘴角溢出一丝鲜血。

她勉强站稳身形,死死地盯着那老人,

“周承砚,快起来!我们必须离开这里!”苏九娘的声音虚弱而急促。

周承砚咬紧牙关,试图调动体内的力量。

他知道,如果他们继续留在这里,恐怕真的要凶多吉少了。

就在这时,周承砚的目光无意中扫过祠堂中央的神像。

那是一尊造型古朴的神像,面容模糊不清,仿佛经历了岁月的侵蚀。

神像前摆放着一些奇怪的祭品,散发着一股令人作呕的气味。

周承砚仔细检查着这些祭品,发现其中有一本破旧的日记。

日记的封面己经泛黄,纸张也变得脆弱不堪,仿佛一碰就会碎裂。

他小心翼翼地翻开日记,发现里面记载了一些与妹妹失踪有关的线索。

日记的字迹潦草而凌乱,仿佛是写日记的人在极度恐慌的情况下匆忙写下的。

“七月半,鬼门开,血契轮回,永世不得超生…”

日记中反复出现着这些字句,让周承砚感到一阵阵的心惊肉跳。

他隐约感觉到,妹妹的失踪,似乎与这个所谓的“血契轮回”有着某种千丝万缕的联系。

苏九娘也在一旁默默地念诵着咒语,试图解读这些线索的含义。

她眉头紧锁,脸色愈发苍白,仿佛正在承受着巨大的痛苦。

“不对…这个日记…被下了咒…”苏九娘的声音颤抖着,她的目光死死地盯着日记本,不敢有丝毫的放松。

就在这时,祠堂内突然传来一阵阴风,仿佛有什么东西正在逼近。

周承砚心中一紧,他知道这是怨灵的迹象。

他迅速从口袋中掏出一张符咒,猛地扔向前方。

符咒在空中燃烧,化作一道金色的光芒,暂时压制住了周围的怨灵。

然而,这仅仅是暂时的,那些怨灵仿佛受到了某种力量的驱使,变得愈发狂暴。

日记中记载,这个诅咒起源于百年前的一场灭门惨案,而他的妹妹,似乎正是这场诅咒的牺牲品。

苏九娘也发现了这一点,她低声说道:“这个诅咒可能就是导致这一切的原因。这个村子的人,都逃脱不了干系。”

祠堂内的阴气愈发浓郁,仿佛凝结成了实质。

周围的景象也变得模糊起来,仿佛置身于一个虚幻的世界。

就在这时,祠堂内的神像突然开始剧烈摇晃起来。

神像的表面开始出现裂痕,仿佛有什么东西要从里面挣脱出来。

周承砚心中一惊,他知道情况不妙。

他连忙拉起苏九娘,想要离开祠堂。

“快走!这里要出事了!”周承砚大声喊道。

然而,他们还没来得及走出祠堂,神像突然轰然倒塌,露出了一个黑漆漆的洞口。

洞口深不见底,仿佛通往地狱的入口。

周承砚和苏九娘顿时愣住了,他们站在洞口前,不知所措。

“这…这是什么地方?”周承砚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

苏九娘摇了摇头,表示自己也不知道。

她的脸色苍白如纸,额头上布满了冷汗。

就在他们准备离开祠堂时,周承砚无意间发现,神像的底座后,似乎隐藏着一个隐蔽的机关……

周承砚的手指触碰到神像底座的一瞬间,一种冰冷的触感瞬间蔓延至全身。

那触感不像是触摸到了木头,反倒像是摸到了一块埋在地底多年的寒铁,带着刺骨的寒意。

他心头一凛,肾上腺素飙升,多年记者生涯训练出的敏锐首觉告诉他,这里面绝对有问题。

苏九娘显然也察觉到了周承砚的异样,她强忍着体内翻涌的气血,缓缓靠近:“怎么了?”

周承砚没有说话,只是用眼神示意苏九娘看向神像底座。

他屏住呼吸,用尽全身力气按下了那个隐藏在暗处的机关。

“咔哒”一声轻响,仿佛是古老齿轮转动的声音,在这死寂的祠堂里显得格外清晰。

紧接着,神像背后的墙壁开始缓缓移动,发出令人牙酸的摩擦声。

灰尘如同积攒了千年的雪崩,簌簌落下,呛得两人一阵咳嗽。

墙壁移开的速度很慢,像一个垂暮老人蹒跚的步伐。

在漫长的等待中,周承砚感觉时间仿佛凝固了一般。

他紧紧握着手中的打火机,火焰微弱的光芒在他脸上投下忽明忽暗的阴影,更增添了几分紧张气氛。

终于,墙壁完全移开,露出一个黑黢黢的洞口。

那洞口不大,仅容一人通过,像一张无声的巨口,等待着猎物的到来。

一股浓烈的腐朽气息从洞内涌出,混合着泥土和某种难以形容的腥臭味,令人作呕。

周承砚毫不犹豫地举起手电筒,光柱穿透黑暗,照亮了洞内的景象。

那是一个狭小的密室,西壁由青石砌成,布满了岁月的痕迹。

空气中漂浮着细小的尘埃,在光柱中缓缓舞动,仿佛幽灵般。

密室中央,静静地摆放着一个古老的木箱。

木箱呈黑色,表面斑驳陆离,仿佛被无数只手触摸过。

箱子上雕刻着一些奇怪的符号,扭曲而怪异,像是某种古老的文字,又像是孩童随意涂鸦的线条。

周承砚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不安,缓缓走向那个木箱。

他能感觉到,这个木箱里藏着重要的秘密,或许与妹妹的失踪有关。

他伸出手,轻轻地放在木箱的搭扣上。

那搭扣冰冷而粗糙,仿佛是一块未经打磨的石头。

周承砚深吸一口气,用力扳开了搭扣。

“吱呀——”

木箱发出一声沉闷的开启声,像一个垂死之人的叹息。

箱子打开后,一股更加浓烈的腐朽气息扑面而来,熏得周承砚一阵头晕目眩。

他强忍着不适,将手电筒的光柱对准箱内。

只见箱子里整齐地摆放着一些古老的文书,以及……一枚青铜铃铛。

那些文书的纸张己经泛黄,字迹也模糊不清,像是用毛笔书写而成。

周承砚拿起一张,小心翼翼地展开。

纸张脆弱得仿佛一碰就会碎裂,他只能借助手电筒的光芒,勉强辨认上面的文字。

那些文字并非现代汉语,而是一种古老的字体,晦涩难懂。

周承砚只能依稀辨认出一些字眼,比如“血契”、“轮回”、“祭祀”等等。

这些字眼组合在一起,让他感到一阵阵的心惊肉跳。

而那枚青铜铃铛,则静静地躺在文书的旁边,散发着一种幽冷的光芒。

铃铛的造型古朴,表面布满了铜锈,仿佛经历了漫长的岁月洗礼。

铃铛的下方,还系着一根红色的丝线,但丝线己经残破不堪,像是被某种力量撕扯过。

周承砚的目光死死地盯着那枚青铜铃铛,他的呼吸变得急促起来,心跳也加速到了极点。

他认得这枚铃铛!

这正是当年妹妹失踪时,手中紧紧攥着的“镇灵铃”!

一股强烈的电流瞬间击穿了周承砚的身体,他感到头皮发麻,浑身颤抖。

他怎么也没想到,竟然会在这个密室里,找到妹妹的遗物!

苏九娘也注意到了那枚青铜铃铛,她的脸色变得更加苍白,她缓缓地走上前,拿起那枚铃铛,仔细地端详着。

“这……这是……”苏九娘的声音颤抖着,仿佛看到了什么不可思议的东西。

周承砚紧紧地握住拳头,指甲深深地嵌入肉里。

苏九娘只是默默地看着那枚铃铛,她似乎在回忆着什么,又似乎在思考着什么。

突然,苏九娘抬起头,看向周承砚,她的

“我们必须立刻离开这里,”她说,“带着这些东西。”

周承砚点了点头,他知道苏九娘的判断绝不会错。

这个密室里藏着太多的秘密,也蕴藏着太多的危险。

他们必须尽快离开这里,才能查清真相。

“走。”周承砚说着,小心翼翼地将文书和青铜铃铛放回木箱,然后合上箱子。

他抱起木箱,转身走向洞口。

就在他们即将离开密室的时候,苏九娘突然停下了脚步,她的目光死死地盯着密室的墙壁。

“等等,”她说,“你看那里……”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