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言情 > 历代知名人物第一部 > 第二节夏启

第二节夏启

夏启:家天下制度的奠基者夏启作为夏朝的第二位君主,生活在公元前21世纪前后的华夏大地。这个时期,原始部落的禅让制逐渐瓦解,私有制与阶级分化加剧。启以王位继承者的身份登上历史舞台,不仅终结了尧舜禹时代的权力更替模式,更开创了"家天下"的统治格局,对后世西千年的王朝政治产生了深远影响。一、继位之谜与名字传说启的继位本身充满传奇色彩。相传大禹原本属意将首领之位禅让给治水功臣伯益,但启凭借强大的政治手腕与军事力量,最终成功继承王位。关于启的名字,古文献中记载他"能启承大禹之志","启"字寓意"开启"新纪元,这或许暗示着他的继位标志着中国历史从公天下向家天下的转折。更有趣的是,《山海经》中记载启的母亲涂山氏在河边感应流星而孕,腹中胎儿三日不生,剖开左肋方得启,这种神话传说为启的出生蒙上了神秘色彩。二、甘之战:神话与现实的交锋在继位前的权力真空期,启面临着来自各方势力的挑战。东夷有扈氏因不满启破坏禅让传统,率先发难。据《竹书纪年》记载,双方在甘地(今河南洛阳附近)展开激战。战斗中,有扈氏部落竟驱使"九婴"(传说中能喷水火的异兽)参战,而启则得到"天赐玄女"的兵法相助,最终大获全胜。这场战役的记载虽带有神话色彩,但考古发现的二里头遗址中出土的青铜兵器与防御工事遗迹,印证了当时战争的残酷性。甘之战后,启通过分封同姓诸侯巩固权力,将夏部落的统治范围拓展至黄河中下游地区,这种"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的策略,成为后世分封制的雏形。三、权力斗争:从伯益到六卿启确立世袭制的过程中,与伯益的斗争尤为关键。据《韩非子》记载,启继位后假意让位给伯益,暗中却收买人心,三年后突然发难将伯益诛杀。这场权力博弈不仅标志着世袭制的确立,也体现了早期政治斗争的残酷性。稳固政权后,启设立"六卿"辅政,构建起中央集权的官僚体系。其中,司徒掌管土地与民生,司马负责军事,司空管理工程,这种职能分工显示出早期国家治理的雏形。西、乐舞传奇与晚年奢靡启在文化领域最具传奇色彩的事迹,莫过于"天赐乐舞"的传说。《吕氏春秋》记载,启曾三次乘龙驾云来到"天帝之都",得到仙乐《九辩》《九歌》,并将其带回人间改编为《九韶》。这种将宗教祭祀与娱乐结合的做法,既巩固了王权的神圣性,也推动了礼乐文明的发展。但启晚年沉迷享乐,《墨子·非乐》批评他"湛浊于酒,淫泆于乐",在钧台大宴诸侯时,"万舞翼翼,钟鼓铿锵",奢靡程度堪比后世帝王。相传启甚至创作了荒淫的《九韶》之曲,令宫女日夜歌舞。这种纵情声色的作风,最终引发内部矛盾,其子太康继位后,爆发了"后羿代夏"的政变。五、生死神话与历史启示关于启的死亡,《归藏》中记载了他乘龙升天的神话:启晚年游历西山,遇见三位仙童,得到长生之法,最终驾龙升天。这种带有浪漫主义色彩的记载,反映出先民对开国君主的崇敬。启的一生恰似夏朝历史的缩影:他开创了世袭制,推动了国家形态的形成,却因晚年失德为王朝埋下隐患。这种功过交织的形象,成为后世君主治国理政的永恒镜鉴。

错乱章节催更!